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山壳骨

山壳骨

药材名称山壳骨

拼音Shān Ké Gǔ

英文名all-grass of Palatebearing Pseuderanthemum

别名小驳骨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应酬科植物钩粉草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seuderanthemum palatiferum (Nees) Radld. [Justicia palatiferum Nees; Eranthemum Palatiferum(Wall.) Nee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切段,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钩粉草 多年生草本或严灌木,高30-50cm。枝圆柱形,被柔毛。叶对生;叶柄长5mm;叶片纸质;长圆形、披针形或线形,长3-11cm,宽5-25mm,先端渐尖,稀急尖,通常钝头,基部近急尖,全缘或稍呈浅波状,干时常背卷,两面无毛;侧脉6-12条,顶生穗状花序,长3-10cm,各节有间距,下部各节相距1-2cm,被短柔毛;苞片叶状,1-3对;萼5裂,裂片线形,长约5mm;花冠淡红色或淡紫色,被柔毛,冠管长约3cm,冠檐伸展,5裂,前裂片卵形或卵椭圆形,长12mm,后裂片较小,长圆形,约1/4合生;发育雄蕊和不育雄蕊各2枚,后者极短,与前者花丝的基部合生。蒴果长椭圆形,长1.8cm,被柔毛。种子4颗,花期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中海拔的林下或沟溪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味苦;微辛;性平

归经心;肝经

功能主治化瘀消肿;止血。主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粉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用于止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籽蒿

    药材名称大籽蒿拼音Dà Zǐ Hāo别名大白蒿、白蒿、臭蒿子来源菊科大籽蒿Artemisia sieversiana Willd.,以花蕾入药。生境分部除华南外,各地广布。性味苦,凉。功能主

  • 土百部

    药材名称土百部拼音Tǔ Bǎi Bù别名千锤打(《四川中药志》),滇百部、小百部(云南)。出处《中药材手册》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羊齿天门冬的块根。春、秋两季挖取,除去苗茎,洗净泥沙,晒干。原形态

  • 烟胶

    《全国中草药汇编》:烟胶药材名称烟胶拼音Yān Jiāo来源为硝牛皮时熏烤出的挥发性油状物,冷凝后凝结于灶面的硬块。生境分部各地硝皮厂均产。功能主治杀虫燥湿。外治头疮,白秃,疥疮风癣,湿疹瘙痒等症。用

  • 没食子

    《中药大辞典》:没食子药材名称没食子拼音Méi Shí Zǐ别名墨石子(《雷公炮炙论》),无食子(《药性论》),没石子(《子母秘录》),无石子(《酉阳杂俎》),麻茶泽(《方舆志》)

  • 木棉皮

    《中药大辞典》:木棉皮药材名称木棉皮拼音Mù Mián Pí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木棉科植物木棉的树皮。生境分部产广东、广西等地。性状干燥树皮为条片状,或卷筒状,厚约

  • 狗毛

    《中药大辞典》:狗毛药材名称狗毛拼音Gǒu Máo出处《别录》来源为犬科动物狗的毛。功能主治①《别录》:"主产难。"②《纲目》:"烧灰汤服一钱。治邪疟;尾(毛)

  • 石榕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榕药材名称石榕别名大叶榕藤、石壁风、牛奶树来源苦苣苔科芒毛苣苔属植物芒毛苣苔Aeschynanthus acuminatus Wall.[A. chinensis Gardn.

  • 黄大豆

    《中药大辞典》:黄大豆药材名称黄大豆拼音Huánɡ Dà Dòu别名黄豆(《日用本草》)。出处宁原《食鉴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的种皮黄色的种子。原形态形态详"

  • 红辣树根

    药材名称红辣树根拼音Hónɡ Là Shù Gēn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鸡骨常山的根。性状干燥根呈圆柱形,略弯曲,往往分枝,长10~25厘米,径1.5~3厘

  • 葛蕈

    《中药大辞典》:葛蕈药材名称葛蕈拼音Gě Xùn别名葛乳、葛花菜(《纲目》),葛菌、红血莲(《四川中药志》),螺丝起(《湖南药物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蛇菇种植物蛇菇的全草。八月采。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