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岩椒草

岩椒草

《中药大辞典》:岩椒草

药材名称岩椒草

拼音Yán Jiāo Cǎo

别名臭节草(《植物名实图考》),松风草(《植物学大辞典》),石胡椒、臭沙子(《四川中药志》),猩锈臭草臭草、苦黄草、大羊不食草、蛇盘草、烫伤草、地通花、蛇皮草(《中国药植志》),山羊草、铜脚一支蒿,九牛二虎草、二号黄药(《云南中草药选》)。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芸香种植物臭节草全草。夏季采取,除去泥沙,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全株有强烈的特殊气味。主根不明显,具多数须根,棕黄色。茎直立,圆柱形,高50~80厘米,紫红色,光滑无毛,基部略木质化,嫩枝灰绿色,常中空。叶互生,2或3回羽状复叶;小叶片椭圆形或倒卵形,大小不等,长1~2.5厘米,宽0.7~1.5厘米,先端钝圆或微凹,全缘,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纸质,秃净,有透明的小腺点。聚伞花序顶生,或顶生于侧枝上,花枝基部有小叶;萼4裂,长1~1.5毫米,先端钝或略圆,中部以下合生,有小腺点;花瓣4,白色,分离,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先端钝圆,有透明的小腺点;雄蕊8,花丝丝状,长短不等而相互间隔,花药长圆形,黄色,纵裂,2室;子房1,心皮4,基部分离,具子房柄,果熟时,子房柄伸长,花柱4,上部联合,基部分离,柱头略膨大。蒴果,表面有突起的小腺点。种子数粒,肾形,黑褐色。花期4~10月。果期6~11月。

本植物的根(臭节草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部生山坡、林下及灌丛中。分布西南、华南、华东至台湾等地。

化学成分臭节草全草含芳香油0.25%,茎叶含油0.3%。地上部分含有芸香甙,佛手柑内酯、白鲜碱。

本品日本变种S.Suzuki的根,也含有白鲜碱,叶中还含有臭节草内酯。

性味《云南中草药选》:"辛淡,寒。"

功能主治①《中国药植志》:"煎服治肚痛。叶捣烂外敷治烫伤。"

②《云南中草药选》:"清热凉血,舒筋活血,消炎。治感冒,咽喉炎,肝炎,咯血,衄血,腰痛,跌打损伤,皮下瘀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研末或泡酒。外用:捣敷。

备注同属植物石椒草的全草,在四川亦作岩椒草入药。参见"石椒草"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岩椒草

药材名称岩椒草

拼音Yán Jiāo Cǎo

英文名Herb of White Chinaure

别名臭节草、松风草、石胡椒、臭沙子、猩锈臭草臭草、苦黄草、大羊不食草、蛇盘草、烫伤草、地通花、蛇皮草、山羊草、铜脚一支蒿、九牛二虎草、二号黄药。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植物名实图考》:臭节草,生建昌。独茎细绿,叶长圆如瓜子形,顶微缺,面深绿,背灰白,三叶攒生,中大旁小,一茎之上,小、大叶相间,颇繁碎。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芸香科植物臭节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enninghausenia albiflora (Hook.)Reichb.ex Meissn. [B.albiflora (Hook.)Reichb.ex Heyne]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取,除去泥沙,晒干。

原形态臭节草,多年生草本,全株有强烈的特殊气味。主根不明显,具多数须根,棕黄色。茎直立,圆柱形,高50-80cm,紫红色,光滑无毛,基部略木质化,嫩枝灰绿色,常中空。叶互生,2或3回羽状复叶;小叶片椭圆形或倒卵形,大小不等,长1-2.5cm,宽0.7-1.5cm,先端钝圆或微凹,全缘,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纸质,秃净,有透明的小腺点。聚伞花序顶生,或顶生于侧枝上,花枝基部有小叶;萼4裂,长1-1.5mm,先端钝或略圆,中部以下合生,有小腺点;花瓣4,白色,分离,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先端钝圆,有透明的小腺点;雄蕊8,花丝丝状,长短不等而相互间隔,花药长圆形,黄色,纵裂,2室;子房1,心皮4,基部分离,具子房柄,果熟时,子房柄伸长,花柱4,上部联合,基部分离,柱头略膨大。蒴果,表面有突起的小腺点。种子数粒,肾形,黑褐色。花期4-10月。果期6-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山坡、林下及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华南、华东至台湾等地。

性状同属植物石椒草B.Sessilicarpa Levl.的全草,在四川亦作岩椒草入药。参见石椒草条。

化学成分臭节草全草含芳香油0.25%,茎叶含油0.3%。地上部分含有芸香甙、佛手柑内酯(Bergapten)、白鲜碱(Dictamnine)。

性味辛;苦;性凉

归经肺;肝;脾经

功能主治解表;截疟;活血;解毒。主感冒发热;支气管炎;疟疾;胃肠炎;跌打损伤;痈疽疮肿;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研末、泡酒。外用:适量,捣烂敷。

各家论述1.《中国药植志》:煎服治肚痛。叶捣烂外敷治烫伤。

2.《云南中草药选》:清热凉血,舒筋活血,消炎。治感冒,咽喉炎,肝炎、咯血,衄血,腰痛,跌打损伤,皮下瘀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鸡子白

    《中药大辞典》:鸡子白药材名称鸡子白拼音Jī Zǐ Bái别名鸡卵白(《别录》),鸡子清(《食疗本草》)。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蛋白。化学成分鸡子白至少有3层,外层及内层都比

  • 弓果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弓果藤药材名称弓果藤别名牛茶藤、牛角藤、小羊角拗来源萝藦科弓果藤Toxocarpus wightianus Hook. et Arn.,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功能主治祛瘀

  • 茅膏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茅膏菜药材名称茅膏菜拼音Máo Gāo Cài别名地胡椒、捕虫草、食虫草、地珍珠、落地珍珠、一粒金丹、苍蝇网、山胡椒草来源茅膏菜科茅膏菜属植物茅膏菜Droser

  • 羊角棉

    药材名称羊角棉拼音Yánɡ Jiǎo Mián别名小鸡骨常山、闹狗药来源夹竹桃科羊角棉Alstonia mairei Levl.,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四川、贵州、云南。功能主治解毒,

  • 芦花

    《中药大辞典》:芦花药材名称芦花拼音Lú Huā别名葭花(《尔雅》),芦蓬茸(《小品方》),蓬茨(《唐本草》),蓬茸(《本草图经》)。出处《唐本草》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花。秋后采取。化学成

  • 水田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田七药材名称水田七拼音Shuǐ Tián Qī别名水狗仔、水虾公、屈头鸡、黑冬叶、冬叶七、米荷瓦、马老头、水鸡仔、水萝卜、水槟榔来源蒟蒻薯科(蛛丝草科、箭根薯科)裂果薯

  • 红吹风

    药材名称红吹风拼音Hónɡ Chuī Fēnɡ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火筒树的根、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ea indica(Burm.f.)Merr.[Staphylea indica Bur

  • 飞天蜈蚣

    药材名称飞天蜈蚣拼音Fēi Tiān Wú Gōnɡ别名蜈蚣草、神仙对坐草、石上蜈蚣、落地蜈蚣、百足草(《陆川本草》),铁斑鸠、巴岩姜(《贵州民间药物》)。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

  • 木本远志

    药材名称木本远志拼音Mù Běn Yuǎn Zhì别名山桂花、华石兰、木本瓜子金、西南远志、山楂花、乌棒子、大毛籽黄山桂。来源药材基源:为远志科植物长毛远志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al

  • 毛蜂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蜂子药材名称毛蜂子拼音Máo Fēnɡ Zǐ别名茅草箭、透骨风、结壮飘拂草来源莎草科硬飘拂草Fimbristylis rigidula Nee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