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崖松

崖松

《全国中草药汇编》:崖松

药材名称崖松

拼音Yá Sōnɡ

别名疣果景天、小鹅儿肠[陕西]

来源景天景天属植物细叶景天Sedum elatinoides Franch.,以带根全草入药。春夏采,洗净阴干或鲜用。

性味酸、涩,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痢。用于小儿丹毒,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睾丸炎;外用治烧烫伤。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汁涂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崖松

药材名称崖松

拼音Yá Sōnɡ

别名小鹅儿肠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景天科植物细叶景天带根全草。春、夏采挖带根全草,洗净,阴干或鲜用。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全体无毛,具须根。茎单生或丛生,高5~30厘米。叶3~5片轮生,长圆状匙形,长8~20毫米,宽2~4毫米,先端急尖,基部渐狭,全缘,无柄或几无柄。花序圆锥状或伞房状,分枝长,下部叶腋也生有花序;花稀疏;花梗长5~8毫米,细弱;萼片5,狭三角形至卵状披针形;花瓣5,白色,矩圆状卵形;雄蕊10;鳞片宽匙形,顶端有深缺刻;心皮5,近直立,下部合生,有小乳头状突起。蓇葖成熟时上半部斜展;种子少数,微小。

生境分部生草地、荒坡、石上。分布陕西、山西、河南、湖北、甘肃、四川等地。

性味酸涩,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小儿丹毒,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汤火伤,睾丸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汁涂。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崖松

药材名称崖松

拼音Yá Sōnɡ

英文名Herb of Slenderleaf Stonecrop

别名小鹅儿肠、半边莲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细叶景天的带根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dum elatinoides Franch.[S.silvestrii Pamp.]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挖取带全草,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细叶景天一年生草本,高5-30cm。全株无毛。根须状。茎单生或丛生,分枝或不分枝,茎上有棱,基部节上常生不定根。叶3-6片轮生,无柄或几柄;叶长圆状匙形或狭倒披针形,长8-20mm,宽2-7mm,先端微钝或急尖,基部渐狭,全缘。花序圆锥状或伞状,分枝长,花稀疏,花西风细,长3-8mm;萼片5,狭三角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1.5mm,先端近急尖,花瓣5,白色,披针状卵形,长2-3mm,先端急尖,基部离生;雄蕊10,2轮,较花瓣短;鳞片5,宽匙形,先端有缺刻;心皮5,椭圆形,下部合生,背部有微乳状突起。蓇葖果,成熟时上半部斜展。种子卵形,褐色,平滑,长0.4mm。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或山谷石崖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湖南、湖北、四川及去南等地。

性味酸;涩;寒

归经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热毒痈肿;丹毒;睾丸炎;烫火伤;湿疮;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捣汁,鲜品50-100g。外用:适量,捣敷;或捣汁涂;或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米仔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米仔兰药材名称米仔兰拼音Mǐ Zǎi Lán别名碎米兰、兰花米、珠兰、木珠兰来源楝科米仔兰属植物树兰Aglaia odorata Lour.,以枝、叶及花入药。夏季花开放

  • 香椿

    药材名称香椿拼音Xiānɡ Chūn别名红椿、椿芽树、椿花、香铃子来源楝科椿属植物香椿Toona sinensis (A. Juss.) Roem.,[Cedrela sinensis A. Juss

  • 榈木

    《中药大辞典》:榈木药材名称榈木拼音Lǘ Mù别名花梨木(《琼州府志》),青皮树、青豆风柴、青龙捆地、相思树(《湖南药物志》),鸭公青,三钱三、青竹蛇(江西《草药手册》)。出处《本草拾遗》来

  • 黄瓜子

    药材名称黄瓜子拼音Huánɡ Guā Zǐ别名哈力苏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黄瓜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cumis satiuus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成熟的果实,剖开,取出种子,洗

  • 母猪藤根

    《中药大辞典》:母猪藤根药材名称母猪藤根拼音Mǔ Zhū Ténɡ Gēn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葡萄科植物母猪藤的根,夏、秋季挖,晒干或鲜用。性味辛,凉,有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肺痈,疮

  • 石面枇杷

    药材名称石面枇杷拼音Shí Miàn Pí Pá英文名dictyoneura Paraboea别名大还魂、吊气还魂、山枇杷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网脉旋蒴苣苔的全草。拉

  • 野枇杷

    药材名称野枇杷拼音Yě Pí Pá别名山枇杷出处《江西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绒毛桢楠的叶或根。夏、秋季采收。原形态绒毛桢楠,又名:猴高铁、香胶木。常绿乔木,高可达18米,直径40厘米

  • 杯菊

    药材名称杯菊拼音Bēi Jú别名小红蒿、红蒿枝来源菊科杯菊Cyathocline purpurea (Buch.-Ham.) O. Ktunz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广东、贵州、云南。

  • 天文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天文草药材名称天文草拼音Tiān Wén Cǎo别名山天文草、散血草、雨伞草、金纽扣、大黄花、黄花苦草、苦草、过海龙、山骨皮、黑节关来源菊科金纽扣属植物天文草Spilan

  • 梵天花

    《中药大辞典》:梵天花药材名称梵天花拼音Fàn Tiān Huā别名三角枫、三合枫(《植物名实图考》),藕头婆(《广州植物志》),犬跤迹、犬跤爪,野茄、破布勒、假肉花、虱麻头(《福建民间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