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温大青

温大青

药材名称温大青

拼音Wēn Dà Qīnɡ

别名马蓝、野蓝靛球花马蓝大青草、小野红靛、红石蓝、蓝靛七、鸡骨草、铁脚灵仙、鸡腿牛膝

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圆苞金足草的地上部分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oldfussia pentstemonoides (Wall.) Nees [Ruellia pentstemonoides Wall.; Strobilanthes pentste-monoides (Nees )T. Ander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地上部分或挖取根部,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圆苞金足草 多年生草本,高40-100cm。茎暗紫色,有棱,节膨大,叶对生;柄长1-4.5cm;叶片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长7-15cm,宽3-5cm,上部对生叶一大一小,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锯齿,上面深绿色,脉上有短毛,下面苍绿色。花3-5朵集成头状花序;花序外有数个苞片,苞片卵状椭圆形,早落;花萼裂片5,深裂几达基部,裂片线状披针形,长7-9mm,结果时增长约达16mm,被腺毛;花冠淡红紫色,长约4cm,稍弯曲,外被短柔毛,内面无毛或在喉部有2行短柔毛,裂片5,几相等;雄蕊4,外侧一对花丝很长,内侧一对花丝极短,花丝基部有膜相连;子房上位,被毛,柱头稍弯。蒴果长1-1.8-cm,有腺毛,种子4颗,长椭圆形,有微毛。花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缘或山谷溪旁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苦;辛;性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主温病烦渴;发斑;吐衄;肺热咳嗽;咽喉肿痛;口疮;丹毒;痄腮;痈肿;疮毒;湿热泻痢;夏季热;热痹;肝炎;钩端螺旋体病;蛇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或代茶饮。外用:适量,捣敷煎汤洗。

注意孕妇慎服。 《广西民族药简编》:"孕妇忌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鼹鼠

    《全国中草药汇编》:鼹鼠药材名称鼹鼠拼音Yǎn Shǔ别名缺齿鼹来源食虫目鼹鼠科缺齿鼹Mogera robusta Nehring,以全体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功能主治解毒,理气。主治疔肿,痔疮,淋病,

  • 木棉根

    《中药大辞典》:木棉根药材名称木棉根拼音Mù Mián Gēn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木棉科植物木棉的根或根皮。化学成分根含蛋白质、脂类、鞣质、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淀粉、胶质等

  • 橡木皮

    《中药大辞典》:橡木皮药材名称橡木皮拼音Xiànɡ Mù Pí别名栎木皮(《本草拾遗》),栎树皮(《日华子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壳斗科植物麻栎的根皮或树皮。原形态植

  • 高山黄华根

    《中药大辞典》:高山黄华根药材名称高山黄华根拼音Gāo Shān Huánɡ Huá Gēn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高山黄华的根。8~9月采挖。性味性寒,味苦,有小毒。

  • 龙珠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珠果药材名称龙珠果拼音Lónɡ Zhū Guǒ别名龙须果、大种毛葫芦来源西番莲科龙珠果Passiflora foetid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性味甘、酸,

  • 艾麻草

    药材名称艾麻草拼音ài Má Cǎo别名铁秤铊、禾麻草来源荨麻科艾麻草属植物艾麻草Laportea sinensis C. H. Wright,以块根入药。秋季采挖,去茎叶,洗净泥

  • 四方拳草

    药材名称四方拳草拼音Sì Fānɡ Quán Cǎo别名母草、四方草来源为玄参科母草属植物母草Lndernia crustacea (L.)F.-Muell.的全草。四季可采,洗净

  • 莱菔子

    《中国药典》:莱菔子药材名称莱菔子英文名SEMEN RAPHANI别名萝卜子来源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Raphanus sativus L.的干燥成熟种子。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搓出种子,除去

  • 臭藤子

    药材名称臭藤子拼音Chòu Ténɡ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毛木防己Cocculus orbiculatus(L.)DC.var.mollis(Wall.exHook.F.etThoms)Ha

  • 柳叶见血飞

    《全国中草药汇编》:柳叶见血飞药材名称柳叶见血飞别名见血飞、见血愁、大舒筋活血、辣药来源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五叶铁线莲Clematis quinquefoliolata Hutch.,以根入药。四季可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