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白背三七茎叶

白背三七茎叶

药材名称白背三七茎叶

拼音Bái Bèi Sān Qī Jīnɡ Yè

出处《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白子菜茎叶。夏、秋采收。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背三七"条。

性味《云南中草药》:"咸微辛,寒,有毒。"

功能主治清热,舒筋,止血,祛瘀。治百日咳,风湿痛,骨折、创伤出血,痈肿疮疖。

①《云南中草药》:"清热消炎,舒筋活络。"

②《云南中草药选》:"接骨,止血,祛瘀,消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外用:捣烂敷或研末撒。

复方①治骨折,外伤出血:白背三七茎叶研末撒布患处。另用白背三七根适量泡酒服。

②治水火烫伤:白背三七鲜叶,捣烂,加白糖适量,拌成糊状,敷患处。

③治百日咳:白背三七茎二茧三钱。红糖引,煮鸡蛋吃。(①方以下出《云南中草药》)

④治风湿痛:大绿叶的叶三至五钱。加糖适量煮鸡蛋吃。(《云南中草药选》)

⑤治疮疖痈肿:大绿叶的叶研末敷。(《云南中草药选》)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狼喉靥

    《中药大辞典》:狼喉靥药材名称狼喉靥拼音Lánɡ Hóu Yè别名狼喉结(《圣惠方》)出处《纲目》来源为犬科动物狼的甲状腺体。功能主治《圣惠方》:"治噎病。曝干

  • 假酸浆子

    药材名称假酸浆子拼音Jiǎ Suān Jiānɡ Zǐ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茄科植物假酸浆的种子或果实。秋季采收。化学成分种子含油18.6%,其中饱和住房酸11.1%、亚油酸20.8%、油酸64.4%

  • 定草根

    药材名称定草根拼音Dìnɡ Cǎo Gēn别名二面快、青丝还阳、倒生莲、盘龙莲、树林珠、长生铁角蕨来源蕨类铁角蕨科铁角蕨属植物长叶铁角蕨Asplenium prolongatum Hook.

  • 东风菜根

    药材名称东风菜根拼音Dōnɡ Fēnɡ Cài Gēn别名钻山狗(《湖南药物志》),疙瘩药、草三七(《贵州草药》)。出处《中国药植志》来源菊科植物东风菜的根。性味辛,温。①《湖南药物志》:&

  • 黄菀

    《中药大辞典》:黄菀药材名称黄菀拼音Huánɡ Wǎn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菊种植物森林千里光的全草。8~9月采。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高约50~100厘米。单叶互生;叶片广披针形

  • 七叶一把伞

    《全国中草药汇编》:七叶一把伞药材名称七叶一把伞拼音Qí Yè Yì Bǎ Sǎn别名倒卵叶六驳来源樟科黄肉楠属植物倒卵叶黄肉楠Actinodaphne obovata

  • 扁藤

    《中药大辞典》:扁藤药材名称扁藤拼音Biǎn Ténɡ别名腰带藤、羊带风(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扁骨风(《广西中草药》)。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葡萄科植物扁担藤的藤茎及

  • 鸡脚刺

    《中药大辞典》:鸡脚刺药材名称鸡脚刺拼音Jī Jiǎo Cì别名刺黄芩、刺小檗、三颗针、压妹刺(《贵州民间方药集》),刺黄连(《贵阳民间药草》)。出处《贵阳民间药草》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安徽小檗

  • 刺桐花

    药材名称刺桐花拼音Cì Tónɡ Huā别名鹦哥花(《天中记》)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豆科植物刺桐的花。功能主治《本草图经》:"主金疮,止血。"用法用量外用:研

  • 山核桃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核桃药材名称山核桃拼音Shān Hé Tɑo别名小核桃来源胡桃科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 Sarg.,以种仁、根皮、果皮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江西、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