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白饭树根

白饭树根

《中药大辞典》:白饭树根

药材名称白饭树根

拼音Bái Fàn Shù Gēn

别名薏米蕴(《岭南采药录》),鱼眼报(《南宁市药物志》)。

出处《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大戟料植物白饭树,随时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饭树叶"条。

化学成分树皮含鞣质,生物碱。

药理作用有抗菌作用。

性味《南宁市药物志》:"苦微涩。"

功能主治《南宁市药物志》:"清热止痛,杀虫拔脓,治咳嗽,黄脓白泡疮,蛇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钱。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白饭树根

药材名称白饭树根

拼音Bái Fàn Shù Gēn

英文名Root of Poisonous Flueggea, Root of Stinking Flueggea

别名薏米蔃、鱼眼根。

出处出自《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白饭树Securinega virosa (Roxb.ex Willd.)Baill.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curinega virosa (Roxb.ex Willd.)Baill.[Phyllanthus virosus Roxb.ex Willd.;Fluggea virosa(Roxb.ex Willd.)Bail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白饭树落叶灌木,高1-4m。全株无毛。茎嫩时绿色,老时红褐色;小枝具纵棱。单叶互生;叶柄长2-5mm;托叶2,近三角形,长约2mm;叶长圆状倒卵形至椭圆形,长1-7cm,宽1-3.5cm,先端钝而有小尖头,基部宽楔形,上面绿色,下面带苍白色;侧脉5-7对,稍明显。花单性异株,极少同株;雄花多数,直径2-2.5mm,淡黄色,组成稠密、腋生的花簇,花梗纤细,长2-4mm,萼5片,近卵形,基部连合,长2-3mm,无花瓣,雄蕊5,与花盘腺体互生,伸出于花萼之上,花丝淡黄色,花药圆形,退化雌蕊3,线形,基部连合,先端弯曲或2-3裂,分离部分长约1mm;雌花单生或少数簇生于叶腋,花梗长2-4mm;花萼5,形似雄花花萼,宿存;花盘杯状,边缘具齿缺;子房卵形,3室,着生于花盘上,花柱3,稍扁,反曲,先端各2裂,基部合生,宿存。蒴果浆果状,近球形,顶梢压扁,未熟时果皮甚薄,绿色,全熟时果皮的分果爿,果梗长约3mm。种子3-6颗,具三棱和细小网纹,腹侧凹陷,胚弯曲,红褐色。花期3-8月,果期7-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1200m的疏林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根含去一叶萩碱(norsecurinine),大麦芽碱(hordenine),白饭树碱(virosine)等生物碱。根皮也含白饭树碱。根茎含毒一叶萩碱(virosecurinine),去甲一叶萩碱、白饭树碱醚(fluggeaineether),白饭树醇碱(fluggeainol)以及三十一烷(hentriaconta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算盘子酮醇(glochidonol)。

药理作用有抗菌作用。

性味苦;凉

归经肺;心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清湿热;化瘀止痛。主湿痹痛;湿热带下;湿疹瘙痒;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入酒剂。外用:适量,煎水洗。

各家论述《南宁市药物志》:清热止痛,杀虫拔脓。治咳嗽,黄脓白泡疮,蛇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秋葡萄茎

    药材名称秋葡萄茎拼音Qiū Pú Tɑo Jīnɡ别名扁担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秋葡萄的茎或茎中液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is romanetii Roman.采收和储藏:秋、冬季割取茎

  • 华凤仙

    药材名称华凤仙拼音Huá Fènɡ Xiān别名水指甲花、象鼻花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凤仙花科植物华凤仙的茎、叶。全年可采。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茎下部伏地,生根,

  • 金冠鳞毛蕨

    药材名称金冠鳞毛蕨拼音Jīn Guàn Lín Máo Jué英文名Goldencoma Wood Fern别名贯众出处始载于《中药鉴别手册》。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金冠鳞毛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

  • 水鳖

    药材名称水鳖拼音Shuǐ Biē别名水白、水苏、芣菜、马尿花、水旋覆、油灼灼、白苹出处水鳖之名始载于《庚辛五册》(据《纲目》)。1.《野菜赞》云:“油灼灼,苹类,圆大一缺,背点如水泡,一名芣菜,沸汤过

  • 缅枣

    《中药大辞典》:缅枣药材名称缅枣拼音Miǎn Zǎo别名酸枣(《云南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鼠李科植物缅枣的树皮。秋季采集。除去外皮,晒干。原形态缅枣,又名:滇刺枣。常绿小乔木,高3~

  • 一把篾

    药材名称一把篾拼音Yì Bǎ Miè别名乌蔹莓,嘿吗野(傣名)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葡萄科植物一把篾的根或藤。全年可采。切片晒干。原形态常绿藤本,有卷须。茎藤棕黑色,表面有

  • 山苍子

    药材名称山苍子拼音Shan Cang Zi别名毕澄茄、山鸡椒、山香椒、山香根、豆豉姜、木姜子[海南]来源本品为樟科木姜子属植物山鸡椒Litsea cubeba (Lour.) Pers.[L. cit

  • 红大戟

    《中国药典》:红大戟药材名称红大戟拼音Hónɡ Dà Jǐ英文名RADIX KNOXIAE别名红牙大戟、红牙戟、紫大戟、广大戟、南大戟、将军草、野黄萝卜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红大戟K

  • 木本胡枝子叶

    药材名称木本胡枝子叶拼音Mù Běn Hú Zhī Zǐ Yè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绿叶胡枝子的叶。功能主治《福建民间草药》:"治痈疽发背,捣烂外敷

  • 四照花皮

    药材名称四照花皮拼音Sì Zhào Huā Pí英文名Dendrobenthamiajaponi-cavar.chinensis(Osbem)Fang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四照花的树皮及根皮。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