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白鹤藤根

白鹤藤根

《中药大辞典》:白鹤藤根

药材名称白鹤藤根

拼音Bái Hè Ténɡ Gēn

别名白膏药根。

出处《本草求原》

性味涩甘,平。

功能主治宽筋壮骨,浸酒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白鹤藤根

药材名称白鹤藤根

拼音Bái Hè Ténɡ Gēn

英文名Root of Common Argyreia

别名白膏药根

出处出自《本草求原》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白鹤藤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gyreia acuta Lour.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白鹤藤,攀援灌木。小枝通常圆柱形,被银白色绢毛,老枝黄褐色,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1.5-6cm,被银色绢毛;叶片椭圆形或卵形,长5-11cm,宽3-8cm,先端锐尖或钝,基部圆形或微心形,叶面无毛,背面密被银色绢毛,全缘;侧脉多至8对。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总花梗及花梗均被银色绢毛;苞片椭圆形或卵圆形,外面被银色绢毛;花两性;花萼5,分内外两轮,萼片卵形,不等大;花冠漏斗状,白色,冠檐5深裂,花萼与花冠外面均被银白色绢毛;雄蕊5,着生千花冠筒基部6-7mm处;子房近球形,2室,无毛,花柱长约2cm,柱头头状,2裂。果实球形,直径8mm,红色,为增大的萼片包围,萼片凸起,内面红色。种子4-2颗,卵状三角形,褐色。花期6-9月。

性味涩甘;平

归经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舒筋络。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泡酒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石栗

    药材名称石栗拼音Shí Lì别名黑桐油树来源大戟科石栗Aleurites moluccana (L.)Willd.,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云南。性味微苦,寒。有小毒。功能主

  • 小球藻

    药材名称小球藻拼音Xiǎo Qiú Zǎo来源药材基源:为小球藻科植物蛋白核小球藻及小球藻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lorella pyrenoidosa Chick.;Chlorella vu

  • 猫儿黄金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猫儿黄金菊药材名称猫儿黄金菊拼音Māo ér Huánɡ Jīn Jú别名高粱菊、黄金菊来源菊科猫儿黄金菊Achyrophorus ciliatus

  • 乌饭子

    《中药大辞典》:乌饭子药材名称乌饭子拼音Wū Fàn Zǐ别名乌饭果、米饭果、纯阳子(《滇南本草》),冷饭果、沙汤果(《云南中草药》)。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乌鸦果的果实。原形态

  • 风湿木

    药材名称风湿木别名大叶萝芙木、阔叶萝芙木来源夹竹桃科风湿木Rauvolfia latifrons Tsiang,以根、茎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广东。功能主治祛风活血。主治风湿痛;外用可接骨。摘录《全国中

  • 多头苦荬

    《全国中草药汇编》:多头苦荬药材名称多头苦荬别名山鸭舌草、黄花山鸭舌草来源菊科多头苦荬Ixeris polycephala Cass.[Lactuca polycephala (Cass.) Bent

  • 地星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星药材名称地星拼音Dì Xīnɡ别名地蜘蛛、米屎菰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地星科地星属植物硬皮地星Geastrum hygrometricum Pers.,以子实体和孢子入药

  • 蒲州豉

    药材名称蒲州豉拼音Pú Zhōu Chǐ出处《本草拾遗》性味①《本草拾遗》:"味咸,无毒。"②《纲目》:"咸,寒,无毒。"功能主治《本草拾遗》:&qu

  • 松寄生

    药材名称松寄生拼音Sōnɡ Jì Shēnɡ别名松上寄生出处松寄生之名始载于《生草药性备要》。《纲目拾遗》所载之松上寄生,其原植物很可能包括本品。今有人考《植物名实图考》之柏寄生为本品,但详观附图,两

  • 山油柑叶

    《中药大辞典》:山油柑叶药材名称山油柑叶拼音Shān Yóu Gān Yè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芸香科植物山油柑的叶片,全年可采,洗净切片,半晒干或阴干。性味广州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