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秋葡萄茎

秋葡萄茎

药材名称秋葡萄茎

拼音Qiū Pú Tɑo Jīnɡ

别名扁担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秋葡萄的茎或茎中液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is romanetii Roman.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割取茎藤,洗净,切片,晒干。或在夏、秋季生长旺盛时砍断茎藤,取液汁,鲜用。

原形态葡萄木质藤本。枝条粗大,幼枝紫色和叶柄密生锈色短柔毛和长腺毛。单叶互生;叶柄长4-9cm;叶片宽卵形或五角状卵形,长9-20cm,宽8-14cm,先端有不明显3浅裂或不裂,基部心形,边缘具粗齿,齿尖略呈短刺状,上面深绿色,仅主脉上稍有短柔毛,下面淡绿色,主脉和网脉上均有棕黄色具腺的刚毛。圆锥花序与叶对生,较叶长或近等长,花序轴疏被短毛,分枝短;花小,淡黄绿色,无毛;花萼盘形,全缘;花瓣5,长约2mm,上部互相合生,早落;雄蕊5;子房上位,2室。浆果球形,直径约1cm,熟时黑紫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低山灌丛中或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性味甘;微涩;凉

功能主治去翳明目;止血生肌。主翳膜遮睛;吐血;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取茎汁点眼;或捣烂敷。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跌破竻

    药材名称跌破竻拼音Diē Pò Lè别名小角刺(《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大风子科植物长叶柞木的叶、刺及种子。叶、刺全年可采;种子、果实成熟时采收。原形

  • 泡桐树皮

    药材名称泡桐树皮拼音Pào Tónɡ Shù Pí别名桐皮、白桐皮、水桐树皮、桐木皮出处《本经》载有桐。《纲目》载;"贾思勰《齐民要术》言:……华(花)而不实者为白桐。白桐

  • 北鹤虱

    药材名称北鹤虱拼音Běi Hè Shī英文名FRUCTUS CARPESII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天名精Carpesium abrotanoides 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 宜昌荚蒾

    《全国中草药汇编》:宜昌荚蒾药材名称宜昌荚蒾拼音Yí Chānɡ Jiá Mí别名糯米条子来源忍冬科宜昌荚蒾Viburnum ichangense (Hemsl.) Re

  • 毛叶西香罗勒

    药材名称毛叶西香罗勒拼音Máo Yè Xī Xiānɡ Luó Lè别名毛丁香罗勒、丁香草、真草、青香罗勒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毛叶丁香罗勒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cimum gratiss

  • 五加皮

    《中国药典》:五加皮药材名称五加皮拼音Wǔ Jiā Pí英文名CORTEX ACANTHOPANACIS别名南五加皮、刺五加、刺五甲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Acanthopanax gr

  • 太白艾

    《全国中草药汇编》:太白艾药材名称太白艾拼音Tài Bái ài来源菊科太白艾Tanacetum variifolium (Chang)Ling,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陕西

  • 胡桃油

    《中药大辞典》:胡桃油药材名称胡桃油拼音Hú Táo Yóu出处《普济方》来源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种仁榨取之脂肪油。功能主治治绦虫,疥癣,冻疮,聤耳。①《纲目拾遗》:&qu

  • 小叶山鸡尾巴草

    《中药大辞典》:小叶山鸡尾巴草药材名称小叶山鸡尾巴草拼音Xiǎo Yè Shān Jī Wěi Bɑ Cǎo出处《浙江天舢药植志》来源为蹄盖蕨科植物华中介蕨的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1

  • 六道木

    药材名称六道木别名交翅木来源忍冬科六道木Abelia biflora Turcz.,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辽宁、内蒙古、山西、河北、浙江。功能主治祛风湿,消肿毒。主治风湿筋骨疼痛,痈毒红肿。用法用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