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粉萆薢

粉萆薢

药材名称粉萆薢

拼音Fěn Bì Xiè

英文名RHIZOMA DIOSCOREAE HYPOGLAUCAE

来源本品为薯蓣科植物粉背薯蓣Dioscorea hypoglauca Palibin 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切片,晒干。

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薄片,边缘不整齐,大小不一,厚约0。5mm。有的有棕黑色或灰棕色的外皮。切面黄白色或浅灰棕色,维管束呈小点状散在。质松,略有弹性。气微,味辛、微苦。

鉴别(1) 本品横切面:外层为多列木栓化细胞。皮层较窄,细胞多切向延长,壁略增厚,壁孔明显;黏液细胞散在,内含草酸钙针晶束。中柱散有有限外韧型及类周木型维管束;薄壁细胞壁略增厚,具壁孔,细胞中含淀粉粒。本品粉末黄白色。淀粉粒单粒圆形、卵圆形或长椭圆形,直径5~32μm,长至40μm,脐点点状或裂缝状;复粒少数,多由2 分粒组成。厚壁细胞众多,壁木化,孔沟明显,有的类似石细胞,多角形、梭形或类长方形,直径40~80μm ,长至224μm。草酸钙针晶束长64~84μm 。

(2) 取本品粉末10g ,加水100ml ,浸泡过夜,置60℃水浴中加热10分钟,趁热滤过,取滤液各2ml ,分置二支试管中,一管加氢氧化钠试液2ml ,另一管加盐酸溶液(1→20)2ml,密塞,用力振摇1 分钟,含碱液管的泡沫比含酸液管高达数倍。

性味苦,平。

归经归肾、胃经。

功能主治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用于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

用法用量9~15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莲子草

    药材名称莲子草拼音Lián Zǐ Cǎo别名虾钳菜、节节花、水牛膝、鲎脚菜来源苋科虾钳菜属植物莲子草Alternanthera sessilis (L.)DC.的全草。夏秋采。洗净晒干。性味

  • 羊角棉

    药材名称羊角棉拼音Yánɡ Jiǎo Mián别名小鸡骨常山、闹狗药来源夹竹桃科羊角棉Alstonia mairei Levl.,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四川、贵州、云南。功能主治解毒,

  • 狗尾草子

    药材名称狗尾草子拼音Gǒu Wěi Cǎo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狗尾草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taria viridis(L.)Beauv.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成熟果穗,搓下种子,去

  • 山麻雀

    药材名称山麻雀拼音Shān Má Què出处《杭州药植志》来源为姜种植物蓑荷的花穗。原形态形态详"蓑荷"条。功能主治治咳嗽,小儿百日咳。复方治百日咳:山麻雀二朵

  • 红头小仙

    《中药大辞典》:红头小仙药材名称红头小仙拼音Hónɡ Tóu Xiǎo Xiān别名毛干药、甲冬仗、那猪草(《广西药枝名录》),紫背倒提壶(《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出处《昆明民间常

  • 石首鱼鲞

    《中药大辞典》:石首鱼鲞药材名称石首鱼鲞拼音Shí Shǒu Yú Xiǎnɡ别名白鲞(《尔雅翼》),鲞鱼(《纲目》)。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石首鱼科动物大黄鱼或小黄鱼的干制品。原

  • 川牛膝

    《全国中草药汇编》:川牛膝药材名称川牛膝拼音Chuān Niú Xī英文名RADIX CYATHULAE别名甜川牛膝、甜牛膝、天全牛膝、大牛膝、白牛膝、拐牛膝、龙牛膝来源本品为苋科植物川牛膝

  • 月季花根

    《中药大辞典》:月季花根药材名称月季花根拼音Yuè Jì Huā Gēn别名月月开根(《分类草药性》),月月红根(《贵州草药》)。出处《闽东本草》来源蔷薇科植物月季花的根,冬季采挖

  • 人参须

    药材名称人参须拼音Rén Shēn Xū出处《本经逢原》原作"参须"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细支根及须根。性状因加工方法不同,商品有红直须、白直须、红弯须、白弯须等品种。①

  • 黑草

    药材名称黑草拼音Hēi Cǎo别名鬼羽箭、羽箭草、黑骨草、克草来源玄参科鬼羽箭属植物黑草Buchnera cruciata Buch.-Ham.,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淡、微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