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紫薇叶

紫薇叶

《中药大辞典》:紫薇叶

药材名称紫薇叶

拼音Zǐ Wēi Yè

出处《湖南药物志》

来源千屈菜科植物紫薇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薇花"条。

化学成分叶含生物碱:德新宁碱、德洒明碱、印车前胡碱、紫薇碱、双氢蔚剔雌拉亭、德考定碱。以上各种生物碱集中含在豆夹中。

药理作用德洒明碱有抗真菌作用,体外杀白色含念珠菌之浓度为8微克/毫升,对白喉杆菌也有作用(有效浓度为4微克/毫升);如白喉患者同时有真菌感染,德洒明碱与其他抗菌素(如红霉素)合用,则抗菌作用可显着增强。叶、茎有某些抗菌作用,但未经证实。据报道,种子含某种麻醉成分。有人称树皮有兴奋、退热作用。

功能主治治痢疾,湿疹,创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煎水洗、捣敷或研末撒。

复方①治白痢:紫薇叶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②治湿疹:紫薇叶捣烂敷或煎水洗。(湖南药物志》)

③治创伤出血:紫薇叶一两,野南瓜根一两,六月冻一两,胎发灰一钱半,研细末,外用。(江西《中草药学》)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紫薇叶

药材名称紫薇叶

拼音Zǐ Wēi Yè

英文名Commen Crapemyrtle Leaf

出处出自《湖南药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千屈菜科植物紫薇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gerstroemia indeca 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原形态落叶灌木小乔木,高达7m。树皮平滑,灰色或灰褐色。枝干多扭贡,小枝纤细,有4棱,略成翅状,叶互生或有时近对生;几无叶柄;叶往纸质,椭圆形、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2.5-7cm,宽1.5-4cm,先端短尖或钝形,有时微凹,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无毛或下面沿中永有微柔毛;侧脉3-7对。花淡红色、紫色,常呈圆锥花序顶生;花梗长3-15mm;花萼长7-10mm,萼筒外部无棱槽,先端通常6浅裂,裂片卵形;花瓣6,皱缩,长12-20mm,有长爪;雄蕊36-42,外面6枚着生于花萼上,比其余长,花药大,绿色;雌色;雌蕊1,花柱细长,柱头头状。蒴果椭圆状球形,长1-1.3cm,成熟时紫黑色。种子有翅,长约8mm。花期6-9月,果期9-12月。

化学成分叶含紫薇碱(lagerine),印车前明碱(lager-stroemine),双氢轮叶齿草碱(dihydroverticillatine),十齿草明碱(decamine),十齿草次碱(decinine),十齿草碱(decodine)等生物碱[1]。还含紫薇缩醛(lageracetal),戊醇(amy lalcohol),并没食子酸(ellagic acid)[2]。

药理作用德洒明碱有抗真菌作用,体外杀白色念珠菌之浓度为8μg/ml,对白喉杆菌也有作用(有效浓度为4μg/ml);如白喉患者同时有真菌感染,德洒明碱与其他抗菌素(如红霉素)合用,则抗菌作用可显着增强。叶、茎有某些抗菌作用,但未经证实。据报道,种子含某种麻醉成分。有人称树皮有兴奋、退热作用。

性味味微苦;涩;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止血。主痈疮肿毒;乳痈;痢疾;湿疹;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10-15g;或研末。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敷,或煎水洗。

复方①治白痢: 紫薇叶水煎服。 (《湖南药物志》)②治湿疹: 紫薇叶捣烂敷或煎水洗。(《湖南药物志》)③治创伤出血: 紫薇叶一两,野南瓜根一两, 六月冻一两,胎发灰一钱半,研细末,外用。 (江西《中草药学》)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海星

    药材名称海星拼音Hǎi Xīnɡ英文名Starfish别名五角星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槭海星科动物镶边海星及他种海星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aspidaster hes

  • 醉针茅根

    药材名称醉针茅根拼音Zuì Zhēn Máo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醉马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hnatherum inebrians(Hance)Keng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挖,洗净

  • 刚竹

    药材名称刚竹拼音Gānɡ Zhú别名斑竹、桂竹、箭竹、尖竹、台竹、鬼角竹、网苦竹来源禾本科刚竹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Sieb. et Zucc.,以根、果实入药

  • 九头妖

    药材名称九头妖拼音Jiǔ Tóu Yāo别名黄冠菊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黄樱菊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Xanthopappus subacaulis C. Winkl.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

  • 柳絮

    《中药大辞典》:柳絮药材名称柳絮拼音Liǔ Xù别名柳实(《本经》),柳子(《别录》)。出处《本经》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具毛种子。性味《本草别说》:"性凉。"功能主治止

  • 枫柳皮

    《中药大辞典》:枫柳皮药材名称枫柳皮拼音Fēnɡ Liǔ Pí别名枫杨皮(《湖南药物志》)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胡桃科植物枫杨的树皮。全年可采。原形态枫杨,又名:柜柳(《尔雅》郭璞注),枫柳(

  • 交连假瘤蕨

    药材名称交连假瘤蕨拼音Jiāo Lián Jiǎ Liú Jué英文名Rhizome of Joined Phymatopsis别名金鸡脚出处始载于《蕨类名同及名称》。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交连

  • 鸡翮羽

    《中药大辞典》:鸡翮羽药材名称鸡翮羽拼音Jī Hé Yǔ别名鸡翮《肘后方》),鸡翮翎(《纲目》)。出处《本经》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翅羽。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鸡肉"条。功能主

  • 暴马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暴马子药材名称暴马子拼音Bào Mǎ Zǐ别名荷花丁香、白丁香来源木犀科丁香属植物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 (Blume) Hara var. man

  • 山合香

    药材名称山合香拼音Shān Hé Xi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粉红动蕊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inostemon alborubrum(Hemsl.)C.Y.Wu et S.C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