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红白二丸

红白二丸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白二丸

药材名称红白二丸

拼音Hónɡ Bái èr Wán

别名红白二元、红黑二丸岩丸子鸳鸯七、水八角、一口血、一点血、小桃红、山海棠

来源秋海棠秋海棠属植物中华秋海棠Begonia sinensis A. DC.,以块茎全草入药。秋季采收,分别晒干。

性味苦、酸,平。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止血止痢。用于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痢疾,吐血,衄血,跌打损伤出血。

用法用量2~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红白二丸

药材名称红白二丸

拼音Hónɡ Bái èr Wán

别名一点血岩丸子鸳鸯七、红黑二丸、野秋海棠、红白二元、老背少、一口血、山海棠

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中华秋海棠根茎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onia sinensis A.DC.

采收和储藏:夏季开花前采挖根茎,除去须根,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40cm。有双球形块茎,但有较多须根;茎圆柱形,直立,淡褐色,不分枝。叶互生;叶柄长4-15cm,从下到上变短;叶片薄纸质,宽卵形,长3-12cm,宽3.5-9cm,先端渐尖,常成尾状,基部心形,偏斜,叶背淡绿色,叶缘有锯齿。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较小而稀疏,粉红色,雄花被片4,外轮2,卵圆形,内轮2,友蕊多数,基部合生成长约2mm的柄,花药纵裂;雌花被片5,外轮2片,内轮3片,花柱3,基部合生,柱头半月形,有乳头状突起。蒴果有2翅,一翅较大,三角形。花、果期夏、秋间。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阴湿的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湖北、贵州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根茎较粗,多为双球形,直径1-2cm,表皮干燥皱缩,显深褐色或棕褐色,下部须根丛生,呈纤维状,黑褐色;质地较软,易折断,断面呈黄白色,纤维性。气微,味甘、苦。

性味味苦;酸;性微寒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止血止痢;镇痛。主崩漏;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外伤出血;痢疾;胃痛;腹痛;腰痛;瘿气痛;痛经;跌打瘀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研末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寄生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寄生藤药材名称寄生藤拼音Jì Shēnɡ Ténɡ别名上树酸藤、大叶酸藤、黄藤、堂仙公、酸藤公来源檀香科寄生藤Henslowia frutescens Cham

  • 小千金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千金药材名称小千金别名硬筋藤来源卫矛科小千金Euonymus aculeatus Hemsl.,以根入药。生境分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性味辛、微涩,温。功能主治祛

  • 头花杜鹃

    药材名称头花杜鹃拼音Tóu Huā Dù Juān别名小叶杜鹃来源杜鹃花科头花杜鹃Rhododendron capitatum Maxim.,以枝、叶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青海。性味

  • 楮叶

    《中药大辞典》:楮叶药材名称楮叶拼音Chǔ Yè别名构叶(《子母秘录》),谷树叶(《简便单方》),酱黄叶(《生草药性备要》)。出处《别录》来源为桑科植物构树的叶。化学成分含黄酮甙、酚类、有机

  • 黄瓜根

    《中药大辞典》:黄瓜根药材名称黄瓜根拼音Huánɡ Guā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葫芦科植物黄瓜的根。夏、秋采挖,洗净,晒干或鲜用。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凉,味甘苦,无毒。&q

  • 虾子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虾子花药材名称虾子花拼音Xiā Zǐ Huā别名红蜂蜜花、吴福花、野红花、破血药、沙花、虾花来源千屈菜科虾子花Woodfordia fruticosa (L.)Kurz,以根、花入

  • 百蕊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百蕊草药材名称百蕊草拼音Bǎi Ruǐ Cǎo别名一棵松、凤芽蒿、青龙草、珊瑚草、打食草、石菜子、松毛参、小草、白风草来源为檀香科百蕊草属植物百蕊草Thesium chinense

  • 四照花果

    药材名称四照花果拼音Sì Zhào Huā Guǒ英文名Dendrobenthamiajaponi-cavar.chinensis(Osborn)Fang别名癞头果、梅株果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

  • 驹胞衣

    《中药大辞典》:驹胞衣药材名称驹胞衣拼音Jū Bāo Yī出处《纲目》来源为马科动物马的胎盘。功能主治《孙天仁集效方》:"治妇人天癸不通,驹胞衣煅存性为末,每服三钱,入麝香少许,空腹新汲水下

  • 野鸦椿子

    《中药大辞典》:野鸦椿子药材名称野鸦椿子拼音Yě Yā Chūn Zǐ别名鸡眼睛(《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省沽油科植物野鸦椿的果实或种子。8~9月采收成熟果实或种子,晒干。原形态野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