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缅茄

缅茄

《中药大辞典》:缅茄

药材名称缅茄

拼音Miǎn Qié

别名沔茄(《灵秘丹药笺》),木茄(《粤志》)。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豆科植物缅茄种子

原形态乔木,高可达40米。树皮灰褐色,有灰白大斑点,粗糙。小枝带圆形,黄褐色。叶双数羽状复叶;叶柄短;总柄细;小叶2~4对,先端微凹,或钝形,基部卵圆形,全缘,纸质,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长7~8厘米,宽5~6厘米,侧脉弧形,网脉疏生。总状花序排成顶生圆锥状,花在序轴上几偏向于一侧;萼管状,4裂,裂片长圆形;花瓣只有1枚发育,其余退化,淡紫色;雄蕊7,突出,顶端略曲,有药者4枚,退化者3枚,药呈褐色;雌蕊1,较雄蕊略长,子房上位;1室。荚果木质,矩圆形,长10~12厘米,宽6~7厘米,厚4厘米,中部微缢,棕褐色而光滑,密布黄色斑点,边缘尤甚,全体有多数小突起。种子通常2~3颗,扁圆,有角质的假种皮状种柄。花期5月。果期8月。

生境分部广东、云南等地有栽培。

功能主治①《灵秘丹药笺》:"抹眼眶去火毒,又能解百毒。水磨涂治牙疼。"

②《滇略》:"拭眼去翳,亦解疮毒。"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缅茄

药材名称缅茄

拼音Miǎn Qié

英文名Seed of Makamong,Seed of Woodyfruit Afzelia

别名沔茄、木茄

出处《云南中草药选》1.《灵秘丹药笺》:缅茄儿,形如大粟,上有罩帽,如画皮样。

2.《滇略》:缅茄,枝叶皆类家茄,结实如荔枝核而有蒂。

3.《粤志》:广东高州府出木茄,上有方蒂,拭眼去昏障,即缅茄也。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缅茄的成熟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fzelia xylocarpa (Kurz)Craib[Pahudia xylocarpa Kurz]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果实成熟后采摘,剥取种子,晒干。

原形态缅茄 常绿乔木,高12-25m,有时可达40m。树皮褐色或灰棕色,有灰白色斑点;小枝被***。叶互生,偶数羽状复叶;总叶柄长2.5-3cm;小叶2-5对,对生,小叶柄短,长不及5mm;小叶片卵形、阔椭圆形至近圆形,长5-8cm,宽3.5-6cm,先端钝圆或微凹,基部圆,纸质。总状圆锥花序,密被白色或灰黄色短柔毛;苞片和小总苞片卵形或三角状卵形,大小相等,长约6mm,宿存;花萼裂片长圆形;花瓣淡紫色,倒卵形至近圆形,旗瓣1片;能育雄蕊7,基部稍合生,花丝长3-3.5cm,下部被柔毛;子房上位,被毛,花柱长而突出。荚果长椭圆形,略扁,长10-12cm,宽6-7cm,厚4cm,棕褐色,木质,坚硬。种子2-3颗,扁圆形,长宽均约2.5cm,厚约1.5cm,种皮黑褐色,基部有一角质、坚硬的假种皮状种柄,其长略等于种子。花期4-5月,果期11-12月。

生境分部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有栽培。

性味辛;平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赤眼,眼生云翳,疮毒,火热牙痛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酒水磨涂。

各家论述1.《灵秘丹药笺》:抹眼眶去火毒,又能解百毒。水磨涂治牙疼。

2.《滇略》:拭眼去翳,亦解疮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鸡爪芋

    药材名称鸡爪芋拼音Jī Zhuǎ Yù别名鞋板芋、南星头、南芋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疣柄磨芋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orphophallus virosus N.E.Browu采收和储藏

  • 枫荷梨

    《全国中草药汇编》:枫荷梨药材名称枫荷梨拼音Fēnɡ Hé Lí别名偏荷枫、白荷、鸭脚荷、枫荷桂、边荷枫、阴阳枫、木五加、三叉一支镖、梨荷枫、半荷枫、鸭脚木[江西],白半枫荷、白皮

  • 披麻草

    药材名称披麻草拼音Pī Má Cǎo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大理藜芦的全草。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性味辛,温,有大毒。功能主治内服催吐,撑骨,祛窃。外用止血,止痛,通窍。

  • 五色梅花

    《中药大辞典》:五色梅花药材名称五色梅花拼音Wǔ Sè Méi Huā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马缨丹的花。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鮧鱼涎

    《中药大辞典》:鮧鱼涎药材名称鮧鱼涎拼音Yí Yú Xián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鲇科动物鲇鱼皮肤分泌的粘液。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鮧鱼"条。功能主治《本

  • 黄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根药材名称黄根别名四蕊三角瓣花来源茜草科三角瓣花属植物黄根Prismatomeris tetrandra (Roxb.) K. Schum.,以根入药。春秋采挖,洗净晒干。性味微

  • 刺楸树根

    《中药大辞典》:刺楸树根药材名称刺楸树根拼音Cì Qiū Shù Gēn别名刺五加(《贵州民间药物》)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刺楸的根或根皮。夏末秋初采挖,洗净晒干。化学

  • 乌贼鱼肉

    《中药大辞典》:乌贼鱼肉药材名称乌贼鱼肉拼音Wū Zéi Yú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乌鲗科动物无针乌鲗或金乌鲗的肉。原形态动物形态详"海螵蛸"条。

  • 榆花

    《中药大辞典》:榆花药材名称榆花拼音Yú Huā出处《别录》来源为榆科植物榆树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榆白皮"条。功能主治《别录》:"主小儿痫,小便不利,伤热。

  • 鲤鱼目

    《中药大辞典》:鲤鱼目药材名称鲤鱼目拼音Lǐ Yú Mù别名鲤鱼眼睛(《食疗本草》)。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眼睛。化学成分鲤眼含维生素C0.44毫克%,一般春夏较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