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蒙自草胡椒

蒙自草胡椒

药材名称蒙自草胡椒

拼音Ménɡ Zì Cǎo Hú Jiāo

别名散血丹狗骨头、海尼豆瓣绿

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蒙自草胡椒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peromia heyneana Miq.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晒干。

原形态蒙自草胡椒 一年生丛生草本,矮小,高10-15cm或稍过之。茎分枝,基部匍匐,节上生根,无毛。叶对生或3-4片轮生,膜质,有腺点;叶柄长4-8mm,通常无毛;叶倒卵状长圆形或倒卵状楔形,稀近圆形,长6-15mm,宽5-8mm,先端圆或微凹,基部楔形,两面均无毛,但先端尤其是凹缺处有细缘毛;顶端的叶大,倒卵形或近椭圆形,长18-28mm,宽12-18mm;叶脉3条,基出;中、下部的叶通常较小。穗状花序顶生,稀腋生,通常单生,少簇生,长2-4.5cm,直径约2mm;总花梗长1-1.5cm,其与花序轴均无毛;苞片圆形,具短柄,盾状,直径约0.5mm;花药近圆形,与花丝近等长;子房卵形,偏斜,很小,具乳头状疏柔毛。浆果卵形,顶端稍尖,直径约0.4mm,表面粗糙。花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2000m的密林下、沟边或湿润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直径约3mm,基部匍匐状弯曲,节上有细小的须根。叶对生或3-4片轮生,多卷皱,或脱落,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宽矩圆状卵圆形至倒卵形,长12-26mm,宽8-15mm,膜质,全缘,基出脉3条;叶柄较短。枝顶常带有穗状花序。气微,味甘淡。

性味甘;凉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主吐血;衄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石蜡红

    药材名称石蜡红拼音Shí Là Hónɡ别名月月红、天竺葵来源牻牛苗儿科石蜡红Pelargonium hortorum Bail.,以花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性味苦、涩

  • 獭皮毛

    《中药大辞典》:獭皮毛药材名称獭皮毛拼音Tǎ Pí Máo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鼬科动物水獭的皮毛。功能主治《本草拾遗》:"主水癊病,煮汁服。"摘录《中药大辞典

  • 淡花当药

    药材名称淡花当药拼音Dàn Huā Dānɡ Yào别名獐牙菜、加达、当药、水黄连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北方獐牙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ertia diluta(Turcz,)Benth

  • 荔枝

    《全国中草药汇编》:荔枝药材名称荔枝拼音Lì Zhī别名大荔、丹荔来源无患子科荔枝属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以根、假种皮(果肉)及核入药。夏秋收集,晒干。性味根

  • 狭叶露珠草

    药材名称狭叶露珠草拼音Xiá Yè Lù Zhū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狭叶露珠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caea alpina L.subsp.angusti-folia (H

  • 杠板归

    《全国中草药汇编》:杠板归药材名称杠板归拼音Gànɡ Bǎn Guī别名蛇倒退、犁头刺、河白草、蚂蚱簕、急解素、老虎脷、猫爪刺、蛇不过、蛇牙草、穿叶蓼来源为蓼科蓼属植物贯叶蓼Polygonu

  • 毛薯

    《中药大辞典》:毛薯药材名称毛薯拼音Máo Shǔ别名参薯、黎洞薯、大薯、薯子(《广州植物志》),脚板薯、鸡窝薯(《南宁市药物志》),红毛薯(《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薯

  • 火绳树

    药材名称火绳树拼音Huǒ Shénɡ Shù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翅果麻的树皮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ydia calyina Roxb.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树皮或叶,晒干。原形态翅果麻

  • 猩猩花

    药材名称猩猩花拼音Xīnɡ Xinɡ Huā别名风铃花。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金铃花的叶或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butilon striatum Dickson采收和储藏:叶,全年均可采,鲜用

  • 荷包牡丹根

    《中药大辞典》:荷包牡丹根药材名称荷包牡丹根拼音Hé Bāo Mǔ Dān Gēn别名土当归(《纲目拾遗》)。出处《汪连仕采药书》来源为罂粟科植物荷包牡丹的根茎。原形态荷包牡丹(《花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