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蒲圻贝母

蒲圻贝母

药材名称蒲圻贝母

拼音Pú Qí Bèi Mǔ

英文名Bulbus Fritllariae Puqiensis

别名蒲贝、灯笼花

来源百合科植物蒲圻贝母Fritllaria puqiensis G.D.Yu et G.Y.Chen的鳞茎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鳞茎扁球形,直径2~3cm,2(~3)枚鳞片肉质肥厚,大小近等或不等,抱合。茎下面2枚叶多对生,其余的对生或轮生,有时兼有散生;叶片披针形、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6.5~18cm,宽0.4~2.3cm,先端不卷曲或弯曲,有时稍弯曲。花1~3朵,少有4朵,俯垂,钟状,淡黄色具紫色斑点或方格;苞片1~4枚,叶状,比叶小,先端通常强烈卷曲;花被片外轮3枚,宽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3.4~5.7cm,宽0.5~1.5cm,内轮3枚,宽披针形或近椭圆形,与外轮花被片近等长,宽0.8~1.9cm,蜜腺窝明显凸出;雄蕊长约为花被片的2/5~4/5,花丝不具小乳突,花药近基着;柱头裂片长3~6.5mm。

生境分部生于海拔200~400m的低山地区。主产湖北,多栽培。

性状鳞茎略呈倒圆锥形或扁圆形,直径1.7~2.8cm,高1.3~2.4cm。表面黄棕色,有颗粒状突起。外层两枚鳞叶大小近等,顶端开裂,底部不平整。味苦。

化学成分含蒲贝酮碱。

性味湖北贝母

功能主治清热润肺、止咳化痰、散结。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萆薢

    《中药大辞典》:萆薢药材名称萆薢拼音Bì Xiè别名百枝(《吴普本草》),竹木(《雷公炮炙论》),赤节(《别录》),白菝葜(《日华子本草》),粉萆薢(《本草从新》),金刚、硬饭团(

  • 毛麝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麝香药材名称毛麝香拼音Máo Shè Xiānɡ别名麝香草、凉草、五凉草、酒子草、毛老虎、饼草、香草[广西]来源为玄参科毛麝香属植物毛麝香Adenosma g

  • 巴东岩白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巴东岩白菜药材名称巴东岩白菜别名岩白菜[湖北巴东]来源玄参科巴东岩白菜Triaenophora rupestris (Hemsl.) Solerede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湖北、

  • 金边莲

    药材名称金边莲别名金小莲、金线风来源兰科金边莲Goodyera kwangtungensis Tso,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性味淡,凉。功能主治润肺化痰。主治肺结核病,肺热咳嗽。用法用量2~

  • 苍耳花

    《中药大辞典》:苍耳花药材名称苍耳花拼音Cānɡ ěr Huā出处《纲目》来源为菊科植物苍耳的花或花蕾。功能主治①《纲目》:"主白癞顽痒。"②《南宁市药物志》:"治白痢。

  • 水黄杨木

    《中药大辞典》:水黄杨木药材名称水黄杨木拼音Shuǐ Huánɡ Yánɡ Mù别名乌棒子(《贵州药植目录》)。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远志科植物尾叶远志的根。全年可采。原

  • 安徽小檗

    药材名称安徽小檗来源小檗科安徽小檗Berberis anhweiensis Ahnendt,以树枝、树皮入药。生境分部安徽、浙江。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燥湿,利尿杀虫。主治黄疸,目疾,热痢下血,淋浊

  • 火秧竻蕊

    《中药大辞典》:火秧竻蕊药材名称火秧竻蕊拼音Huǒ Yānɡ Lè Ruǐ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大戟科植物金刚纂的花蕊。功能主治《生草药性备要》:"解毒消肿。火秧竻蕊和鸡蛋煎食

  • 山石榴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石榴药材名称山石榴别名猪肚簕、假石榴、刺子、山蒲桃、屎缸拔、刺榴、簕牯树来源茜草科山石榴Randia spinosa (Thunb.) Poir.[R. dumetorum La

  • 白云瓜皮

    药材名称白云瓜皮拼音Bái Yún Guā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旋花科植物蓝花土瓜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原形态蓝花土瓜多年生缠绕草本。具纺锤状块根,含淀粉。茎细长,圆柱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