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蓝锡莎菊

蓝锡莎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蓝锡莎菊

药材名称蓝锡莎菊

拼音Lán Xī Shā Jú

别名苦参[云南红河州]

来源菊科锡莎菊属植物蓝锡莎菊Cicerbita cyanea (D. Don)Beauv.,以入药。秋冬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健胃止痛。用于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3~5分。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蓝锡莎菊

药材名称蓝锡莎菊

拼音Lán Xī Shā Jú

别名苦参(《云南中草药》)

出处《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蓝锡莎菊。秋冬采集,切片,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45厘米。主根圆锥形,分叉并生子根,其上着生细须根。茎直立。叶互生,叶形变化较大,卵状较形,长4~8厘米,宽2.5~6厘米,有时羽裂或全裂,裂片1~-4枚或更多,叶缘有不规则锯齿:叶柄有凹槽,基部扩大。圆锥花序呈伞房花序式排列,总苞常较宽,平滑或有小粗毛:花冠蓝色。瘦果狭窄,逐渐收缩成1短喙。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疏林草丛中或栽培。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性味①《贵州草药》:"辛微苦,平。"

②《云南中草药》:"苦,平。"

功能主治清热消炎,健脾和胃,上痛。治胃痛,肠胃炎。菌痢,食积饱胀,水肿,湿疹。

①《贵州草药》:"消食积饱胀。"

②《云南中草药》:"健脾和胃,止痛。治食欲不佳,胃痛。"

③《红河中草药》:"清热解毒,消炎利尿。治胃痛,肠胃炎,菌痢,水肿,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为散,3~5分。

复方治食积饱胀:蓝锡莎菊五钱。兑淘米水服。(《贵州草药》)

临床应用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炎等引起的胃痛,有止痛效果。多在15~30分钟内见效,有效时间能持续4小时左右。用法:苦参洗净晒干,研细末,装入胶囊,每粒0.31克。日服3~4次,每次3~4粒。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蓝锡莎菊

药材名称蓝锡莎菊

拼音Lán Xī Shā Jú

英文名Sow thisle

别名兰锡莎菊、苦参、锡砂菊、蓝花岩参犁头尖犁头草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云南中草药:据说本品可治糖尿病。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蓝锡莎菊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cerbita cyanea (D. Dib) Beauv.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切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蓝锡莎菊 多年生草本,高约50cm。主根圆锥形,分叉,并生子根,其上着生细须根。茎直立。单叶互生;叶柄有凹槽,基部扩大;叶形变化较大;卵状戟形或三角形,长4-8cm,宽2.5-6cm,有时羽裂或全裂,裂片1-4枚或更多,叶缘有不规则锯齿。圆锥花序呈伞房花序式排列;总苞常较宽。半滑或有小粗毛;花冠蓝色。瘦果狭窄,逐渐收缩呈一短喙。花、果期6-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疏林下、草丛中或为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贵州、云南及西藏等地。

性味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主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研末,每次1-1.5g。

复方治食积饱胀: 蓝锡莎菊五钱。兑淘米水服。(《贵外潭药》)

各家论述1.《贵州草药》:消食积饱胀。

2.《云南中草药》:健脾和胃,止痛。治食欲不佳, 胃痛。

3.《红河中草药》:清热解毒,消炎利尿。治胃病,肠胃炎,菌痢,水肿,湿疹。

临床应用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炎等引起的胃病,有止痛效果。多在15-30分钟内见效,有效时间能持续4小时左右。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铜锤玉带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铜锤玉带草药材名称铜锤玉带草拼音Tónɡ Chuí Yù Dài Cǎo别名地钮子、地茄子、地浮萍来源桔梗科铜锤玉带草属植物铜锤玉带草Pra

  • 海藻

    《中国药典》:海藻药材名称海藻拼音Hái Zǎo英文名SARGASSUM来源本品为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Sargassum pallidum (Turn.) C. Ag. 或羊栖菜Sargass

  • 大薸

    药材名称大薸别名母猪莲、水浮莲来源天南星科大薸属植物大薸Pistia stratiotes L.,以叶入药。夏秋采收,晒干。性味辛,凉。功能主治祛风发汗,利尿解毒。用于感冒,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痛,皮

  • 虎刺

    《全国中草药汇编》:虎刺药材名称虎刺拼音Hǔ Cì别名绣花针、伏牛花、千口针、针上叶、老鼠刺、鸟不踏、黄鸡脚来源茜草科虎刺属植物虎刺Damnacanthus indicus Gaertn.

  • 鸭公青

    药材名称鸭公青拼音Yā Gōnɡ Qīnɡ别名鸭公藤来源鼠李科勾儿茶属植物云南勾儿茶Berchemia yunnanensis Franch.,以根、叶入药。秋采根,夏采叶,晒干。性味甘、淡,平。功能

  • 对叶林

    《全国中草药汇编》:对叶林药材名称对叶林拼音Duì Yè Lín别名西藏吊灯花来源萝藦科对叶林Ceropegia pubescens Wal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贵州

  • 发菜

    药材名称发菜拼音Fā Cài来源药材基源:为念珠藻科植物发菜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ostoc flagelliforme Born.et Flah.[Nematonostoc flagelli

  • 砂漏芦

    药材名称砂漏芦拼音Shā Lòu Lú英文名Root of Gmelin Globethistle别名刺甲盖、恶背火草、火绒草、刺头出处出自《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药材基源:为区科植物砂蓝刺头的

  • 鱼串草

    药材名称鱼串草别名鼠妇草来源禾本科鱼串草Eragrostis chariis (Schult.) Hitchc.,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华南、云南。性味甘、淡,微辛,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主治暑热病,小

  • 虉草

    药材名称虉草拼音Yì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Reed canarygrass别名草芦、马羊草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2卷2期》。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虉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