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蕨菜

蕨菜

药材名称蕨菜

拼音Jué Cài

别名龙爪菜、锯菜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凤尾蕨科植物蕨菜根茎。秋、冬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1米。根茎斜生,被有浅棕色至棕色短鳞毛,老时部分脱落。叶柄长15~24厘米,稍有棱线,基部棕色,被有浅棕色长约1.5毫米的鳞毛。叶为2~3回羽状复叶,革质,轮廓呈阔卵状至三角形;叶轴上端及羽轴上均被鳞毛;羽片互生,为狭卵状长三角形,长9~18厘米;小羽片互生,线状披针形,长约4厘米;末次羽片对生,狭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稍上弯;上面草绿色,稍有光泽,下面灰绿而带棕色,密被白色绒毛。袍子囊群棕色,沿末次羽片边缘着生。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草丛中及路边。分布云南。

性味微涩,平。

功能主治解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黄荆子

    《中药大辞典》:黄荆子药材名称黄荆子拼音Huánɡ Jīnɡ Zǐ别名布荆子(《本草求原》),黄金子(《浙江中药手册》)。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黄荆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用

  • 鼠矢枣

    药材名称鼠矢枣拼音Shǔ Shǐ Zǎo别名长叶绿柴、山黄、糯米牙。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猫乳的成熟果实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mnella franguloides(Maxim.)Web

  • 鸬鹚骨

    《中药大辞典》:鸬鹚骨药材名称鸬鹚骨拼音Lú Cí Gǔ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鸬鹚科动物鸬鹚的骨。功能主治陶弘景:"主鱼鲠。"复方①治雀卵面斑:鸬鹚骨烧研,入

  • 苦木叶

    药材名称苦木叶拼音Kǔ Mù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苦木科植物苦木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crasmaquassioides(D.Don)Benn.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洗净,切碎,鲜用或晒干。

  • 长柄赤车

    药材名称长柄赤车拼音Chánɡ Bǐnɡ Chì Chē别名半边风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长柄赤车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llioniat soongii(Merr.)Merr.[Polyc

  • 野冬菊

    《中药大辞典》:野冬菊药材名称野冬菊拼音Yě Dōnɡ Jú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种植物野冬菊的花。秋季采花,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5~50厘米。茎直立,圆柱形,密被白色短租

  • 人参果

    药材名称人参果拼音Rén Shēn Guǒ别名人头七、开口箭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角盘兰的带根全草。秋季采挖,晒干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块根球状或卵状,径约1厘米,干燥后表面灰黄色

  • 甜瓜蒂

    药材名称甜瓜蒂拼音Tián Guā Dì别名瓜蒂、瓜丁、苦丁香、甜瓜把出处甜瓜蒂始载于《本经》,原名瓜蒂,列为上品。1.《别录》云:“生嵩高平泽。七月七日采。“2.《本草图经》曰:“瓜蒂即甜瓜蒂也&h

  • 牛肋筋

    药材名称牛肋筋拼音Niú Lèi Jīn别名糯米药(《贵州民间药物》),拔腋草,黄花母、地膏草(《广西药植名录》)。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锦葵科植物小叶黄花稔的全草。秋后采收。

  • 车桑仔

    药材名称车桑仔拼音Chē Sānɡ Zǎi别名山杨柳、油明子、炒米柴、野碧桃、夜闹子、狗闹子、山枝莲、溪柳、毛乳、石故纸、白石楝、坡柳来源楝科车桑仔Dodonaea viscosa (L.) Jac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