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金钗凤尾蕨

金钗凤尾蕨

药材名称金钗凤尾蕨

拼音Jīn Chāi Fènɡ Wěi Jué

英文名Faurie's Brake

别名羽叶凤尾蕨、南方凤尾蕨(广东)、青丫蕨、冷蕨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凤尾蕨科植物金钗凤尾蕨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is fauriei Heiro.[P.fauriei Hieron var.minor Hieron.]

原形态陆生蕨类植物,植株高50-60cm。根茎短,斜生,顶端和叶柄基部有狭披针形鳞片。叶纸质,近丛生,一型;叶柄禾秆色;叶片卵状三角形,长30-45cm,宽30-40cm,二回深羽裂达羽轴两侧的狭翅,基部1对羽片二叉;裂片20-30对,宽披针形或线状略镰刀形,斜向上,略弯弓,长2.5-4cm,宽5-7mm,全缘;叶主脉处有少数针状细刺,侧脉二叉。孢子囊群沿裂片顶部以下的边缘连续分布,囊群盖线形,膜质,灰色,全缘。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800m的林下、沟边酸性土上。

资源分布:分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全草含蕨素(pterosin)W、X,蕨甙(pteroside)S、T、U、X、W,以及金粉蕨辛-2'-O-β-D-葡萄糖甙(onitisin-2'-O-β-D-glucoside)。

性味苦;凉

归经心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祛风定惊;敛疮止血。主痢疾;泄泻;黄疸;小儿惊风;外伤出血;烫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收敛止血的功能。用于外伤出血及烫火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通脉丹

    药材名称通脉丹拼音Tōnɡ Mài Dān英文名root of Woolly Tylophora别名三白根、大白前、老虎须、三门根出处始载于《广东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通脉丹

  • 极丽马先蒿

    药材名称极丽马先蒿拼音Jí Lì Mǎ Xiān Hāo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极丽马先蒿的全草或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deicularis decorisima Diels采收和储藏:7-8月

  • 大叶熊巴掌

    药材名称大叶熊巴掌拼音Dà Yè Xiónɡ Bā Zhɑnɡ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大叶熊巴掌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llagathis longiradiosa(C.Chen)C.C

  • 头发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头发七药材名称头发七拼音Tóu Fɑ Qī别名黑丝草来源地衣类松萝科发属植物亚洲树发Alectoria asiatica Du Rietz,以叶状体入药。四季可采,去杂质

  • 蓖麻蚕

    药材名称蓖麻蚕拼音Bì Má Cán别名木薯蚕来源药材基源:为天蚕蛾科动物蓖麻蚕的幼虫或茧。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ilosamia cynthia ricini(Donovan)采收和储藏:将幼虫置

  • 盐酸树

    药材名称盐酸树拼音Yán Suān Shù别名盐霜柏、盐树、盐霜树、盐布根、野漆树、女木、五倍子树、枯盐箕、埔盐、山盐菁、山埔盐。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滨盐肤木的根、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u

  • 滇茜草

    药材名称滇茜草拼音Diān Qiàn Cǎo别名小茜草、滇紫参来源茜草科滇茜草Rubia yunnanensis (Franch.)Diels,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甘,平。功能主治

  • 山崩砂

    药材名称山崩砂别名柏拉木、黄京木、山甜娘来源野牡丹科山崩砂Blastus cochinchinensis Lour.,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广东、福建、台湾。化学成分茎、根含鞣质。性味涩、微酸,平。

  • 桧叶

    《中药大辞典》:桧叶药材名称桧叶拼音Guì Yè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柏科植物圆柏的叶。原形态圆柏(《尔雅翼》),又名:栝(《禹贡》),桧(《诗经》),刺柏(《本草汇言》),红

  • 华细辛

    药材名称华细辛拼音Huá Xì Xīn英文名Siebold Wildginger Herb别名大药、白细辛、马蹄香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