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青棉花藤叶

青棉花藤叶

《中药大辞典》:青棉花藤叶

药材名称青棉花藤叶

拼音Qīnɡ Mián Huā Ténɡ Yè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棉花叶片

功能主治治多年溃烂疮毒,叶洗净,加白糖捣烂,敷疮口,外加包扎。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青棉花藤叶

药材名称青棉花藤叶

拼音Qīnɡ Mián Huā Ténɡ Yè

英文名leaf of Common Pileostegia

别名棉花藤、猴头藤。

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冠盖藤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leostegia viburnoides Hook.f.ex Thoms.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冠盖藤 常绿木质藤本,长达20m。茎粗约10cm,以气生根攀援于树干或岩石上;小枝圆柱形,无毛,皮孔不明显。叶对生,革质;叶柄长1-3cm;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5-6cm,宽1.2-2.5cm,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楔形,上面暗绿色,无毛,有光泽,下面淡绿色,无毛或被极少的星状毛,全缘,稍反卷;主脉于上面略下凹,下面隆起;侧脉6-8对。花两性,圆锥花序顶生,长10-20cm,径可达15cm,花序梗与花梗常无毛或被极疏的星状毛;萼齿4-5,三角形;花瓣4-5,卵形,白色,上部连合成冠状;雄蕊8-10,花丝弯曲呈波状,花药近球形;于房下位,花柱短,柱头4-5裂。蒴果陀螺状半球形,有纵肋,无毛。种子多数。花期6-7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1300m的阴湿山谷、山坡岩石旁及杂灌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性味辛;苦;温

归经心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止痛;消肿解毒。主腰腿酸痛;风湿麻木;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临床应用治多年溃烂疮毒,叶洗净,加白糖捣烂,敷疮口,外加包扎。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竹(鼠留)子牙

    药材名称竹(鼠留)子牙拼音Zhú ( Shǔ Liú ) Zǐ Yá英文名Bamboo rat teeth别名竹鼠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来源药材基源:为竹鼠科动物竹鼠的牙齿。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i

  • 白马骨根

    药材名称白马骨根拼音Bái Mǎ Gǔ Gēn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白马骨或六月雪的根。夏、秋采收根部,洗净。晒干,或鲜用。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马骨"条。性

  • 感应草

    药材名称感应草别名罗伞草、降落伞来源酢浆草科感应草Biophytum sensitivum (L.) DC.,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台湾、广西、贵州、云南。性味甘、微苦,平。功能主治消积,利水。小儿疳积

  • 毛叶轮环藤

    药材名称毛叶轮环藤拼音Máo Yè Lún Huán Ténɡ别名毛篸箕藤、银不换、金锁匙来源为防己科轮环藤属植物毛叶轮环藤Cyclea barbat

  • 蕨菜

    药材名称蕨菜拼音Jué Cài别名龙爪菜、锯菜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凤尾蕨科植物蕨菜的根茎。秋、冬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1米。根茎斜生,被有浅棕色至棕

  • 柄果槲寄生

    药材名称柄果槲寄生拼音Bǐnɡ Guǒ Hú Jì Shēnɡ别名有柄槲寄生、桂花寄生、油桐寄生、寄生茶、刀叶槲寄生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柄果槲寄生的带叶茎枝。拉丁植物

  • 钻天杨

    《全国中草药汇编》:钻天杨药材名称钻天杨别名笔杨、箭杆杨、白杨树来源杨柳科钻天杨Populus nigra L. var. italica Koehne,以树叶入药。生境分部各地栽培。性味苦,寒。功能

  • 铁箍散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箍散药材名称铁箍散拼音Tiě Gū Sàn别名香血藤、五香血藤、黄龙藤、蛇毒药、香巴戟、秤砣根、小血藤、野五味来源木兰科北五味子属植物铁箍散Schisandra pro

  • 癞皮根

    药材名称癞皮根拼音Lài Pí Gēn别名地道杜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倒卵叶紫麻的根或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eocnide obovata (C.H.Wright) Merr.[Debre

  • 牛尾泡

    《中药大辞典》:牛尾泡药材名称牛尾泡拼音Niú Wěi Pào别名山泡刺藤、黄泡叶(《四川常用中草药》)。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黄泡子的叶和根。叶夏、秋采,根全年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