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香油罐

香油罐

药材名称香油罐

拼音Xiānɡ Yóu Guàn

别名烟锅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大花金挖耳的全草或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pesium macrocephalum ranch. Et .Sav.[C.eximum Wink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全草,秋后采收根皮,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大花金挖耳多年生草本,高50-120cm。茎直立,有密短柔毛或下部近无毛。单叶互生;下部叶宽卵形,长30-40cm,宽10-15cm,基部下延成具宽翅的叶柄,边缘有不规则的重锯齿,两面有短柔毛,中部和上部叶渐小,倒状长圆形卵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单生于茎和枝的顶端,直径2.5-3.5cm,下垂,基部有叶状苞片;总苞杯状;总苞片3层,外层与苞片相似,中层长圆状条形密生短柔毛,内层条状匙形,有睫毛;外围的雌花5裂,中央的两性花有5裂片。瘦果圆柱形,稍弯,长6-7mm,先端收缩成喙,有腺点。花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缘、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和四川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茎细长,分枝,有纵条纹,被短毛。表面发绿色。叶多皱缩破碎,广卵形至椭圆形,叶绿具粗大不规则的重牙齿,叶灰绿色。头状花序枯黄色,着生于茎、枝端,苞片叶状,披针形,总苞扁球形或杯状。气香,味涩。。

性味味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祛瘀。主外伤出血;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外用:知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撒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待宵草

    药材名称待宵草拼音Dài Xiāo Cǎo别名香待霄草、夜来香、月下香、月见草(《中国经济植物志》)出处《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为柳叶菜科植物待宵草的根。夏、秋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主根发达

  • 龙舌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舌草药材名称龙舌草拼音Lónɡ Shé Cǎo别名塘底菜、水白菜、水芥菜、水莴苣、龙爪草、海菜来源水鳖科水车前属植物水车前Ottelia alismoides

  • 狼把草根

    药材名称狼把草根拼音Lánɡ Bǎ Cǎo Gēn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菊科植物狼把草的根,夏、秋采收,晒干。性状主根不甚明显,支根圆锥状而多分歧,干后为灰褐色,表面有纵纹。药理作用有增进消

  • 丝瓜花

    《中药大辞典》:丝瓜花药材名称丝瓜花拼音Sī Guā Huā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粤丝瓜的花蕾,夏季开花时采取。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丝瓜"条。化学成分花中谷氨酰胺、天

  • 白果树皮

    药材名称白果树皮拼音Bái Guǒ Shù Pí出处《滇南本草图说》来源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树皮。化学成分含鞣质。内皮含莽草酸。木质部分含纤维素41%,半纤维素26%,木质

  • 毛排钱草

    《中药大辞典》:毛排钱草药材名称毛排钱草拼音Máo Pái Qián Cǎo别名排钱草、叠钱草(《南宁市药物志》),麒麟片(《广西中药志》)。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豆科

  • 滇缅古柯

    药材名称滇缅古柯别名东方古柯、古柯、细叶接骨丹来源古柯科滇缅古柯Erythroxylum kunthianum (Wall.) Kurz,以叶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南部。性味涩、微苦,温。功能主治为兴奋剂

  • 一叶荻

    药材名称一叶荻拼音Yí Yè Dí别名叶屈珠、小粒蒿、花扫条、马扫帚牙、小孩拳、叶下珠(《中国药植志》),狗舌条(《东北木本植物图志》),八颗叶下珠(《浙江天目山药檀志》

  • 草木王

    药材名称草木王来源真菌类子囊菌纲肉座目麦角科草木王Cordyceps sp.,以菌座和虫体入药。功能主治主治各种毒蛇咬伤,伤口红肿,头眩,抽搐,复视,昏迷不醒人事。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注意有大毒,不能内

  • 绿盐

    《中药大辞典》:绿盐药材名称绿盐拼音Lǜ Yán别名石绿(《海药本草》),盐绿(《纲目》)。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卤化物类矿物氯铜矿的矿石。原形态斜方晶系。晶体柱状或板状,晶面具垂直条纹。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