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黑细辛

黑细辛

药材名称黑细辛

拼音Hēi Xì Xīn

别名四块瓦(《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四大天王、土细辛、平头细辛、四大金刚(《云南中草药选》)。

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金粟兰科植物全缘金粟兰全草。全草,夏、秋采收。根,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30厘米。根茎横走,生多数须根,有特殊香气。茎直立,不分枝,下部带紫色,无毛,节膨大,每节上生2枚鳞片状小叶。顶生叶4片,形大,排成轮状;叶片椭圆形,长约9厘米,宽约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锯齿,脉纹明显;叶柄长约1厘米。穗状花序顶生;苞片不裂;花小,黄绿色,无花被;雄蕊药隔先端3裂,延伸成线形,长约1厘米。核果倒卵形,热时绿色。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多生于阴湿林下及沟边。分布四川、云南、广西等地。

性味①《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微苦涩,温。"

②《云南中草药选》:"辛,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和瘀消肿,止痛。治感冒,风湿痛,淋巴腺炎,疮痈,跌打损伤,骨折。

①《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止痛。治风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瘀肿,肝风上乘之头痛。"

②《云南中草药》:"祛瘀消肿,接骨,止血,截疟。治风寒感冒,跌打损伤,骨折,风湿疼痛,肺结核咯血,淋巴腺炎,神经衰弱,疟疾,疮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作丸剂、浸酒。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肝风头痛:四块瓦天麻夏枯草研末或蜜丸服。(《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②治牙痛:四块瓦二至三钱。水煎服。(《云南中草药选》)

③治疮痈:鲜四块瓦叶捣烂加胡椒粉外敷。(《云南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花拐藤根

    《中药大辞典》:花拐藤根药材名称花拐藤根拼音Huā Guǎi Ténɡ Gēn出处《泉州本草》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帘子藤的根。随时可乘,洗净,切段晒干。原形态帘子藤,又名:花拐藤。常绿攀援藤本

  • 淡味当药

    药材名称淡味当药拼音Dàn Wèi Dānɡ Yào别名苦草、小方杆、乌金散。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龙胆科植物当药的全草。7~10月采集全草,鲜用或晒干。原形态当

  • 丁榔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丁榔皮药材名称丁榔皮拼音Dīnɡ Lánɡ Pí别名丁木树、白对节子来源山茱萸科灯台树属植物梾木Cornus macrophylla Wall.,以树皮入药。夏

  • 黄珠子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珠子草药材名称黄珠子草拼音Huánɡ Zhū Zi Cǎo别名乳痈根来源大戟科黄珠子草Phyllanthus simplex Retz.,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

  • 川鄂山茱萸

    药材名称川鄂山茱萸拼音Chuān è Shān Zhū Yú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川鄂山茱萸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nus chinensis Wang er.[Macro-carpi

  • 雪山鼠尾草

    药材名称雪山鼠尾草拼音Xuě Shān Shǔ Wěi Cǎo英文名Jokul Salvia别名紫花丹参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雪山鼠尾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lau

  • 知母

    《中国药典》:知母药材名称知母拼音Zhī Mǔ英文名RHIZOMA ANEMARRHENAE别名蒜辫子草、羊胡子根、地参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u

  • 无名子

    药材名称无名子拼音Wú Mínɡ Zǐ别名阿月浑子(《本草拾遗》)。出处《海药本草》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无名木的果实。原形态无名木(徐表《南州记》)落叶小乔木,高达8米。单数羽状复叶互

  • 山莴苣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莴苣药材名称山莴苣拼音Shān Wō Jù别名苦菜、苦马地丁、鸭子食来源菊科莴苣属植物山莴苣Lactuca indica L.,以全草或根入药。夏秋开花时采全草,秋后至

  • 大横纹

    药材名称大横纹别名横纹独须、金叶树来源山榄科大横纹Chrysophyllum roxburghii G. Don,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性味甘、涩,温。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主治跌打瘀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