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鼍甲

鼍甲

《中药大辞典》:鼍甲

药材名称鼍甲

拼音Tuó Jiǎ

别名鮀鱼甲(《本经》)。

出处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鼍科动物***鳞甲

原形态***,又名:鮀鱼(《本经》),鼍(陶弘景),土龙(《续博物志》),鼍龙(《纲目》),猪婆龙。

形如蜥蜴而体极长大,大者全长达2米余。全体被有鳞甲。头部扁平;吻短而宽,钝圆;上颌海侧有圆锥状齿18枚,下颌海侧齿为19枚。眼大,有上下眼睑及瞬膜,瞳孔垂直。耳孔呈裂缝状,有瓣膜可合闭。鼻孔1对,开口于吻前端上方,有活瓣,能自由开闭。颈部较细,有2对具纵棱的鳞片。躯干部较扁平。背面近黑绿色,散有黄色斑纹,背部由前至后有17排矩形鳞片,横贯于背部的有6行,鳞上有纵棱。腹面灰色。腹部鳞片28排,略成矩形。前肢5指,无蹼;后肢较长,具4趾,趾间有蹼;指、趾端均有爪。尾长而侧扁,有灰黑色相间的环纹,近尾端甲片锋利。

栖于江河沿岸,掘穴而居。以鱼、蛙、鼠、龟、鳖及鸟类等动物为食。10月至翌年3月底冬眠。

本动物的肉(鼍肉)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部分布安徽、江苏、浙江、江西一带。

炮制《纲目》:"酥炙或酒炙用。"

性味辛,温,有毒。

①《本经》:"味辛,微温。"

②《别录》:"有毒。"

③《药性论》:"甘,平。有小毒。"

④《纲目》:"酸,微温,有毒。"

功能主治逐瘀,消积,杀虫,治症瘕积聚,崩中带下,疮疥,恶疮。

①《本经》:"主心腹症瘕、伏坚、积聚、寒热,女子崩中下血五色,小腹阴中相引痛,疮疥死肌。"

②《别录》:"主五邪涕泣时惊,腰中重痛,小儿气癃,眦溃。"

③《药性论》:"治妇人带下,除腹内血,积聚伏坚相引结痛。"

④《本草拾遗》:"主恶疮,腹内症瘕。""炙烧浸酒,主瘰疬,杀虫,瘘疮,风顽疥瘙。功用同鳖甲。"

⑤《日华子太草》;"治齿疳匿宣露。"

⑥《纲目》:"治阴疟。"

⑦《本草图经》:"皮及骨,烧灰研末,米饮服,主肠风痔疾。甚者加入红鸡冠花末,白矾灰末和之,空腹服。"

注意本草经集注》:"蜀漆为之使。畏狗胆甘遂芫花。"

各家论述《纲目》:"鼍甲,所主诸证,多属厥阴,其功只在平肝木、治血、杀虫也。《千金方》治风癞有鼍甲汤;今药肆多悬之,云能辟蠹,亦杀虫之意。"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鼍甲

药材名称鼍甲

拼音Tuó Jiǎ

英文名Chinese alligator scales

别名(鱼它)鱼甲

出处1. 陆矾《诗疏》:鼍形似蜥蝎,四足,长丈余,生卵大如鹅卵,甲如铠,今合药鼍鱼甲是也。其皮坚厚,可以冒鼓。

2.《本草拾遗》:鼍,口内涎有毒。

3.《蜀本草》:《图经》云,(鼍)生湖畔土窟中,形似守宫而大,长丈余,背尾俱有鳞甲。今江南诸州皆有之。

来源药材基源:为鼍科动物***的甲片。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ligator sinensis Fauvel

原形态***,全长2m左右。头及躯干部较扁平,吻钝而宽圆,项部较细,尾长而侧扁。背面近于黑绿色,散有黄斑,幼时列为明显。腹面灰色,尾部有灰黑相间的环纹,颈部有2对具纵棱的鳞片。背部由前至后有17横行方形鳞片,每行4-6枚,形成4-6纵行排列整齐的棱鳞;腹面有26-28横行略呈方形的平滑鳞片,每行8-10枚;尾鳞方形,由前向后约35排,尾背前段有两行纵鳞,后半段纵鳞合为1行,四肢较短,后肢较前肢略长,均枯木逢春以鳞片,指5,无蹼;趾4,半蹼;内侧3指、趾具爪。泄殖孔纵置,雄性交接器成单。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于江河、湖泊附近沿岩芦苇及小竹丛的地方。掘穴而居。吃鱼、虾、螺、蛙、鼠等。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等地。

化学成分外壳表皮由β-角蛋白质(β-keratin)组成。鳞甲含大量骨胶原。

炮制《纲目》:酥炙或酒炙用。

性味味辛;性温;有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化瘀;消积;杀虫。主症瘕积聚;崩中带下;疮疥;恶疮;肠风痔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注意本草经集注》:“畏狗胆甘遂芫花。”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江南玄胡

    药材名称江南玄胡拼音Jiānɡ Nán Xuán Hú别名土三七、白七、皖南元胡、花生三七、土珠参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江南牡丹草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ontice kiang nane

  • 凉三七

    药材名称凉三七拼音Liánɡ Sān Qī别名路党参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洱源土桔梗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lene delamyi Franch.[Me-landrium delanayi

  • 下山虎

    药材名称下山虎拼音Xià Shān Hǔ别名小叶石仙桃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物广西芒毛苣苔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echynanathus austroyunna-nensis W. T. W

  • 多头苦荬

    《全国中草药汇编》:多头苦荬药材名称多头苦荬别名山鸭舌草、黄花山鸭舌草来源菊科多头苦荬Ixeris polycephala Cass.[Lactuca polycephala (Cass.) Bent

  • 实葫芦根

    药材名称实葫芦根拼音Shí Hú Lu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全缘栝楼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挖,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质藤本,长数米。块根粗大,富含具纵棱

  • 镜面草

    药材名称镜面草拼音Jìnɡ Miàn Cǎo别名翠屏草、象耳朵草、岩金花、紫常绿、镜面叶、跌打散出处镜面草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石草类,云:"镜面草生云南圃中。根茎黑糙,附茎、附根发叶。叶极似莼,光滑

  • 青稞

    《中药大辞典》:青稞药材名称青稞拼音Qīnɡ Kē别名青稞麦(《齐民要术》),油麦(《山西志》),莜麦(《植物名实图考》)。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青稞的种仁。9月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须根

  • 臭菘

    药材名称臭菘拼音Chòu Sōnɡ别名黑瞎子白菜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臭菘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mplocarpus foetidus(L.)Salisb.[Dracontiumf o

  • 黑鸫

    药材名称黑鸫拼音Hēi Dōnɡ别名乌鸫、牛屎八、百舌来源雀形目鸫科乌鸫Turdus merula man darinus Bonaparte,以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甘、咸,平。功能主治主治头晕

  • 牛筋

    《中药大辞典》:牛筋药材名称牛筋拼音Niú Jīn出处《本草从新》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蹄筋。功能主治《本草从新》:"补肝强筋,益气力,续绝伤。"摘录《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