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鼠脂

鼠脂

《中药大辞典》:鼠脂

药材名称鼠脂

拼音Shǔ Zhī

出处本草图经

来源为鼠科动物褐家鼠、黑家鼠等的脂肪油

功能主治①《本草图经》:"主汤火疮。"

②《纲目》:"主耳聋。"

用法用量涂敷或滴耳。

复方治耳聋:鼠脂半合,青盐一钱,地龙-条(系头,捻取汁)。以鼠脂、地龙汁调青盐,温过,绵蘸之,即侧卧,捻滴耳中。(《圣惠方》滴耳鼠脂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鼠脂

药材名称鼠脂

拼音Shǔ Zhī

英文名Mouse fat

出处出自《本草图经》。

来源药材基源:为鼠科动物褐家鼠和黄胸鼠的脂肪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Rattus norvegicus Berkenhout2.Rattus flavipectus Milne-Edwards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捕捉,捕后去皮,剖腹取脂。

原形态1.褐家鼠,体长15-22cm,体重72-290g。耳短而厚,前折不能遮眼。尾明显短于体长,前足4趾,后足5趾,均具爪,后足长3.5-4cm。雌性乳数6对。被毛粗糙,背部棕褐色或灰褐色,杂有许多黑长毛,毛基深灰色,毛尖棕色。腹面苍灰色,略带一此致乳黄色。足背苍白色。尾毛两色,上面黑褐色,下面灰白色。尾部鳞片组成的环节明显,鳞片的基部和有白色和褐色的细毛。

2.黄胸鼠,体长13.5-18cm,体重74-134g。尾细且超过体长。体形较褐家鼠细长,耳壳溥而长,向前折可盖住眼。前、后足细长,分别为4趾和5趾,均具爪。乳头胸部2对,鼠蹊部3对,个别6对,即在腹部增加1对。背毛棕褐色,毛基深灰。腹毛灰黄色,毛基浅灰色,在胸部毛色更黄,有时具一块白斑。前足背的中央毛灰褐色,四周灰白色,而后足背为白色。尾上下全为暗褐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栖息于住宅、阴沟、草堆、田埂、作物地及河溪堤岸等处。 杂食性。好啃咬衣物、家具和雏禽。活动多在夜间,以午夜最活跃。

2.栖息于屋内,也活动于野外的农田。当作物成熟时,吸时则迁至田间。杂食必,几食一切物品。

资源分布:1.分布几遍全国。

2.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肺;肾经

功能主治解毒疗疮;祛风透疹。主疮毒;风疹;烫火伤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煎汤;或煨肉。外用:适量,涂敷,或滴耳。

复方治耳聋: 鼠脂半合,青盐一钱,地龙一条(系头,捻取汁)。以鼠脂、地龙汁调青盐,温过,绵蘸之,即侧卧,捻滴耳中。 (《圣惠方》滴耳鼠脂方)

各家论述1.《本草图经》:主汤火疮。

2.《纲目》:主耳聋。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马比木

    《中药大辞典》:马比木药材名称马比木拼音Mǎ Bǐ Mù别名公黄珠子、追风伞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茶茱萸科植物海桐假柴龙树的根皮。全年可采。原形态灌木,嫩枝有毛,后变平滑。叶互生,叶片长椭圆

  • 半支莲

    药材名称半支莲拼音Bàn Zhī Lián别名松叶牡丹(《植物学大辞典》),金丝杜鹃(《中国植物图鉴》),佛甲草、打砍不死、万年草(《南宁市药物志》)。出处《江西民间草药》来源为马

  • 毛脉酸模

    药材名称毛脉酸模拼音Máo Mài Suān Mó出处始载于《东北草本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毛脉酸模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mex gmelini Turcz.采收和储藏:夏、

  • 蛇头草

    药材名称蛇头草别名华东蒟蒻来源天南星科蛇头草Amorphophallus sinensis Belval,以块茎入药。生境分部华东。性味辛,温。有毒。功能主治消肿散结,解毒,止痛,化痰。主治痈疖肿毒,

  • 石仙桃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仙桃药材名称石仙桃拼音Shí Xiān Táo别名石橄榄、石上仙桃、石莲来源为兰科石仙桃属植物石仙桃Pholidota chinensis Lindl.,以假

  • 西南石梓

    药材名称西南石梓别名矮子常山、木质山海螺来源马鞭草科西南石梓Gmelina delavayana Dop.,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辛,温。功能主治健胃消食,理气镇痛,化痞截疟。久疟治用本品1两,

  • 野巴子

    药材名称野巴子拼音Yě Bā Zǐ别名崩疮药(《广西药植名录》),狗尾巴香、香芝麻蒿、皱叶香薷(《云南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细皱香薷的全草。秋季采集。阴干用。原形态直立灌木,

  • 朴树

    药材名称朴树拼音Pò Shù别名小叶牛筋树来源榆科朴树Celtis sinensis Pers.,以根皮、树皮、叶入药。生境分部华南、华东各省。功能主治主治腰痛。外用治漆疮。用法用

  • 车桑仔叶

    药材名称车桑仔叶拼音Chē Sānɡ Zǎi Yè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坡柳的叶。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原形态坡柳,又名:铁扫把,明子柴、明油脂、炒米柴、毛乳、白石楝、溪柳。常

  • 锅焦

    药材名称锅焦拼音Guō Jiāo别名锅粑(王玷桂《不药良方》),黄金粉(《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烧干饭时所起的焦锅巴。性味《纲目拾遗》:"味苦甘,性平。"功能主治《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