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九龙丸

九龙丸

张氏医通》卷十四:九龙丸

药方名称九龙丸

处方当归苦参各60克防风荆芥羌活各45克蝉蜕川芎各15克全蝎(滚水泡去咸味)3克 大枫仁24O克(一方少川芎蝉蜕,有大胡麻60克,风藤30克)

制法上药九味,各为细末,红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不得见火、日,阴干。布囊盛之。

功能主治治疠风焮痒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每日服三次,茶清送下。病起一年者服1料,十年余者服10料。

如下体甚者,加牛膝60克,防己30克。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四

《袖珍》卷二引《圣惠》:九龙丸

药方名称九龙丸

别名九仙丹

处方川芎半两,石膏半两,白芷半两,川乌头半两,草乌头半两,半夏半两,南星半两,细辛2钱半,全蝎2钱半。

制法上为末,韭汁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男女八般头风,一切头痛。

用法用量九仙丹(《简明医彀》卷五)。

摘录《袖珍》卷二引《圣惠》

猜你喜欢

  • 炉消散

    药方名称炉消散处方羌活7两2钱,黄芩7两2钱,菊花7两2钱,蔓京7两2钱,川芎4两8钱,白芷4两8钱。制法上药用纱布包煎,混合两次滤液,浓缩成稠状;另以炉甘石12两、火消1两9钱2分、冰片2钱4分分别

  • 加味祛风散

    药方名称加味祛风散处方黄柏、细辛、黄连、大黄、山栀、薄荷、甘草、麻黄、连翘、荆芥、白术、滑石、川芎、羌活、独活、天麻、熟地、桔梗、黄芩、石膏、芍药、防风各等分。功能主治珍珠风。初起时形如小鳖棋子,遍身

  • 健脾除温汤

    药方名称健脾除温汤处方生薏米15~30克 生扁豆15~30克山药15~30克芡实9~15克枳壳9~15克 萆藓9~15克黄柏9~15克白术9~15克茯苓9~15克 大豆黄卷9~15克功能主治健脾利湿。

  • 大黄寒水散

    药方名称大黄寒水散处方大黄1两,生寒水石半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汤火烧疮。用法用量清油调,扫烧破处。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九四引《施园端效方》

  • 血晕饮

    药方名称血晕饮处方归尾川芎山楂益母草五灵脂各等分功能主治治产后血晕。用法用量水煎,加童便服。摘录《仙拈集》卷三

  • 半夏茯苓陈皮汤

    药方名称半夏茯苓陈皮汤处方半夏(泡)1钱半,茯苓1钱半,陈皮(去白)1钱半,生姜1钱半。功能主治消饮止呕,和中顺气。主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2盏半,煎1盏,去滓,临卧服。摘录《济阳纲目》卷十八

  • 加味治浊固本汤

    药方名称加味治浊固本汤处方萆 15克,菟丝子15克,益智仁10克,石菖蒲5克,芡实30克,莲须30克,白鸡冠花30克。功能主治健脾固肾。主脾肾气虚。(乳糜尿)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张

  • 增益八味丸

    药方名称增益八味丸处方熟干地黄(酒洒九蒸,晒干称)鹿茸(去毛,炙)五味子各120克山药(大块者,酒浸一宿)山茱萸(去核)大附子30克(炮)牛膝(酒浸一宿)各60克 白茯苓牡丹皮(去骨)泽泻(酒浸一宿)

  • 补脾益气汤

    药方名称补脾益气汤处方怀耆(炙)1钱5分,玉竹1钱5分,白术1钱5分,仙茅1钱5分,砂仁1钱5分,当归1钱5分,茯苓1钱5分,车前1钱5分,人参1钱,六曲2钱,炙草8分。功能主治伤酒吐血,发晕,面色黄

  • 葱白丸

    《中国医学大辞典》:葱白丸药方名称葱白丸处方阿胶2两,香附2两,川芎3两,当归3两,厚朴3两。制法上研为末,将胶烊化,葱白、姜汁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妇人受寒气郁,腹痛经闭。用法用量每服3钱,熟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