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平胃散

加减平胃散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加减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减平胃散

处方白术厚朴陈皮各30克甘草21克槟榔9克木香9克桃仁黄连人参阿胶各15克 白茯苓(去皮)15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益气补血,燥湿清热。治痢疾延久,气血两虚,湿热内蕴,湿胜于热,下痢脓血者。

用法用量同平胃散煎服。

血多,加桃仁;泄,加黄连;小便涩,加茯苓;气不下,后重,加槟榔木香;腹痛,加芍药、甘草;脓多,加阿胶;湿重,加白术;脉洪,加大黄

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卫生宝鉴》卷五:加减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减平胃散

处方苍术240克厚朴陈皮各150克甘草90克人参茯苓各15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燥湿健脾,理气和胃。治脾胃不和。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2片、枣子2个,同煎至100毫升,去滓,带热服;亦可在空腹时用盐沸汤调服。

摘录卫生宝鉴》卷五

《幼科直言》卷五:加减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减平胃散

处方柴胡厚朴山楂肉、陈皮甘草神曲青皮

功能主治小儿潮热,内有宿食,气壮唇红作渴。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幼科直言》卷五:加减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减平胃散

处方厚朴(炒)、陈皮甘草白芍(炒)、丹皮、黄芩(炒)、神曲(炒)、柴胡使君子肉。

功能主治小儿脾胃郁热,作渴唇红,吐虫者。

用法用量生姜1片为引。

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脾胃论》卷下:加减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减平胃散

处方甘草(锉,炒)2两,厚朴(去粗皮,姜制炒香)3两2钱,陈皮(去白)3两2钱,苍术(去粗皮,米泔浸)5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调气暖胃,化宿食,消痰饮,辟风寒冷湿四时非节之气。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口苦无味,胸满气短,呕哕恶心,噫气吞酸,面色萎黄,肌体瘦弱,怠惰嗜卧,体重节痛,常多自利,或发霍乱及五噎八痞,膈气反胃。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3片,干枣2枚,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或去姜、枣,带热服,空心食前;入盐1捻,沸汤点服亦得。

如小便赤涩,加白茯苓泽泻,如米谷不化,饮食多伤,加枳实;如胸中气不快,心下痞气,加枳壳木香;如脾胃困弱,不思饮食,加黄耆人参;如心下痞闷腹胀者,加厚朴甘草减半;如遇夏,则加炒黄芩;如遇雨水瀑润时,加茯苓泽泻;如遇有痰涎,加半夏陈皮;凡加时,除苍术厚朴外,依例加之。如1服5钱,有痰,用半夏5分;如嗽,饮食减少,脉弦细,加当归黄耆;如脉洪大缓,加黄芩黄连;如大便硬,加大黄3钱,芒硝2钱,先嚼麸炒桃仁烂,以药送下。

摘录脾胃论》卷下

《保命集》卷中:加减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减平胃散

处方白术1两,厚朴1两,陈皮1两,甘草7钱,槟榔3钱,木香3钱,桃仁半两,黄连半两,人参半两,阿胶半两,白茯苓(去皮)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溲而便脓血,大肠泄也,四季通用。

用法用量同平胃散煎服。

血多,加桃仁;泄,加黄连;小便涩,加茯苓;气不下,后重,加槟榔木香;腹痛,加芍药、甘草;脓,加阿胶;湿,加白术;脉洪,加大黄

摘录《保命集》卷中

《中医妇科治疗学》:加减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减平胃散

处方扁豆壳5钱,白术2钱,苍术1钱半,广皮1钱,云芩4钱,煨木香2钱,建神曲2钱,甘草1钱。

功能主治调理脾胃以消食。主妊娠期内,饮食停滞,胃脘疼痛,延及腹部,口淡不思食,有时欲呕,嗳气,脉弦滑,苔厚腻。

用法用量水煎服。

如腹痛下利作呕,加南藿香2钱,厚朴2钱,泽泻2钱;下利中央赤色粘液的,去苍术扁豆壳,加黄连1钱,黄芩2钱,炒银花3钱,桔梗2钱;如夹黄色粘液的,去白术,加黄芩2钱,桔梗2钱;如夹白色粘液的,加广皮2钱,建菖蒲5分;胎动不安的,加炒艾叶3钱。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猜你喜欢

  • 惺惺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惺惺散药方名称惺惺散处方瓜蒌根、人参、细辛(去叶)、茯苓(去皮)、白术、甘草(炙)、桔梗,各一两半。炮制上件同杵,罗为末。功能主治治小儿风热疮疹,伤寒时气,头痛壮热

  • 百合前胡汤

    药方名称百合前胡汤处方生百合3枚(劈,洗),前胡(去芦头)1两半,麻黄(去节)1两半,葛根(锉)2两,生麦门冬(去心)半两,石膏3两(碎)。制法如麻豆大。功能主治伤寒愈后,已经14日,潮热不解,将变成

  • 半夏汤散

    药方名称半夏汤散处方半夏(汤浸7次去滑)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瓤)1两,木通1两,桂心1两,吴茱萸1分(汤浸7次,焙,炒)。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胸痹,气噎塞痛闷。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1大盏,加生姜半

  • 黑散子

    《仁斋直指》卷二十六:黑散子药方名称黑散子处方来年莲蓬 败棕榈头发(并烧存性)各等分制法上研为末。功能主治治诸窍出血。用法用量每服6克,煎服,或用南木香汤调下。摘录《仁斋直指》卷二十六《三因》卷十六:

  • 八真丹

    药方名称八真丹处方当归、芍药、地黄、川芎、鹿茸、阿胶(炒作珠,用干草火烧)、艾叶、续断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醋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妇人无子。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好酒送下。摘录《普济方》

  • 定坤丹

    《中国药典》:定坤丹药方名称定坤丹处方本品为人参、鹿茸、西红花、鸡血藤、三七、白芍、熟地黄、当归、白术、枸杞子、黄苓、香附、茺蔚子、川芎、鹿角霜、阿胶、延胡索等药味经加工制成的大蜜丸。性状本品为黑褐色

  • 恶实丸

    《圣济总录》卷八十:恶实丸药方名称恶实丸处方恶实(微炒)30克制法上一味,研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水病身体洪肿。用法用量每服10丸,米饮下,勿嚼破。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圣济总录》卷一

  • 喉药万应散

    药方名称喉药万应散处方钟乳3分,鸡内金3分,僵蚕3分,硼砂3分,川连3分,粉甘草3分,川贝3分,冰片1分,薄荷3分,人中白3分,胆星3分,雄黄5分,青黛5分,牛蒡子5分,胆矾5分,儿茶1钱,朱砂3分,

  • 单地黄煎

    药方名称单地黄煎别名地黄煎处方生地不拘多少。功能主治补虚除热,散乳石、痈疽、疮疖等热。主用法用量地黄煎(《千金》卷二十二)。摘录《外台》卷三十一引《小品方》

  • 梗连二陈汤

    药方名称梗连二陈汤处方陈皮、桔梗、茯苓、花粉、黄连、山栀(俱炒黑用)、瞿麦、木通。功能主治小儿痘疮干呕。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种痘新书》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