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太岳活血丹

太岳活血丹

药方名称太岳活血丹

处方乱发(皂角水净洗.二斤.晒干.用清麻油二斤.入锅内炒.频以手拈看.脆乱如糊苔即止.不可令炒过),栗楔(谓栗三颗共一毯.其中有扁薄者是.去壳.薄切.日干),皂角刺(烧通红.米醋内淬.焙)、大黑豆(以湿布揩去尘垢.退黑皮.焙干)、花桑枝(如臂大者.炭火烧.烟尽.米醋淬.取出焙),各一斤;蓖麻仁(别研.涂墨)三两,乳香(好者.细研.入米醋一碗熬令熟香)四两,细墨半斤(一半用蓖麻仁三两,乳钵烂研涂墨上,涂尽,用薄纸裹,以黄泥固济,日干,以火五十斤煅令通红,放地上,盆盖,出火气,两饭久一半用醋化,涂墨上,炙干光净者,醋化涂墨上)二两。

炮制上六味为末,入乳香膏内,和杵三千下,圆如弹子大。如乳香膏少,更入醋煮面糊。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外伤内损,狗咬虫伤;驴扑马坠,手足伤折,一切疼痛,腹中瘀血刺胁筑心,及左瘫右缓,走注疼痛,痈肿痔漏。妇人冷气入腹,血脉不通,产后败血灌注四肢,吹奶肿痛,血气撮痛,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痛甚者每服一圆,轻可者服半圆,用无灰酒一盏,乳香一豆大,先磨香尽,次磨药尽,煎三、五沸,临卧温服,以痛处就床卧。如欲出汗,以衣被盖覆,仍用药涂磨损处。忌一切动风物。应妇人诸疾服者,更用当归末一钱,依法煎服。

注意有孕者莫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猜你喜欢

  • 鹿角秋石丸

    药方名称鹿角秋石丸处方鹿角8两(烧灰),秋石1两(煅灰)。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溺血久不止,脉细数者。用法用量每服3钱,乌梅汤送下。各家论述鹿角温散,烧灰善豉阳气以摄血液;秋石咸平,煅黑善全阴

  • 石韦饮子

    药方名称石韦饮子处方石韦(汤浸,刷皮)瞿麦木通各30克 陈橘皮茯苓芍药 桑白皮人参黄芩各22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气淋,小便涩痛。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7.5克,煎至200毫升,

  • 柴胡引子

    《颅囟经》卷下:柴胡引子药方名称柴胡引子处方柴胡、鳖甲(米醋涂炙)、知母、桔梗、枳壳(麸炒,去瓤)、玄参、升麻各等分。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小儿行迟,小儿自小伤抱,脚纤细无力,行止不得,或骨热疳劳,肌肉

  • 旋复花丸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一:旋复花丸药方名称旋复花丸处方旋复花60克皂荚2~3挺(去黑皮,涂酥,炙令黄,去子)草豆蔻30克(去皮)杏仁30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川大黄30克(锉碎,微炒)枳壳

  • 败毒黄连丸

    《外科大成》卷三:败毒黄连丸药方名称败毒黄连丸处方黄连2两,连翘2两,羌活2两,菊花2两,防风1两5钱,细辛1两,甘草1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脾胃二经风热所致之上下眼丹初起,眼

  • 释疑汤

    药方名称释疑汤处方人参9克巴戟天15克茯苓9克白术15克白薇6克甘草3克使君子3枚砂仁3粒肉桂3克 广木香0.9克 菖蒲1.5克功能主治治因食蔬菜之类,感觉胸膈有碍,遂疑有虫,以致作痞者。用法用量水煎

  • 通经甘露丸

    药方名称通经甘露丸处方当归240克 丹皮120克枳壳60克陈皮60克 灵脂90克砂仁60克 熟地120克 生地120克 元胡120克(炙)熟军240克赤芍90克青皮90克香附750克(炙)炮姜60克

  • 健胃丁香散

    药方名称健胃丁香散别名健脾丁香散处方广木香1两,净全丁香1两。功能主治反食,呕吐气噎,关格不通。用法用量健脾丁香散(《奇效良方》卷十八)。摘录《普济方》卷三十六引《德生堂方》

  • 柴胡加大黄芒消桑螵蛸汤

    药方名称柴胡加大黄芒消桑螵蛸汤处方柴胡2两16钱,黄芩1两,人参1两,甘草(炙)1两,生姜1两(切),半夏1合(洗),大枣4枚(擘),芒消2两。功能主治伤寒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而微利,服柴胡

  • 地黄煎丸

    《中藏经》卷下:地黄煎丸药方名称地黄煎丸处方生地黄汁1.2升 生杏仁汁600毫升薄荷汁600毫升 生藕汁600毫升 鹅梨汁600毫升法酒1.2升 白蜜120毫升生姜汁600毫升柴胡120克(去芦,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