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姜枣丸

姜枣丸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姜枣丸

药方名称姜枣丸

处方生姜(去皮,片切,焙干)4两,丁香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

制法上为末,用蒸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胃寒痰逆,噫醋吞酸,胸膈不利,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圣济总录》卷五十四:姜枣丸

药方名称姜枣丸

处方桂(去粗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陈橘皮(去白,焙)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热)1两,陈曲(炒黄色)2两。

制法上为末,姜汁煮枣取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进饮食,益脾元。主中焦寒。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杨氏家藏方》卷六:姜枣丸

药方名称姜枣丸

处方生姜1斤,大枣4斤(去核,饧水洗,拌匀,焙干),陈橘皮(去白)1两。

制法上为细末,别用枣1斤,生姜1斤,切作片子,同枣煮烂,不用生姜,只将枣去皮核,取肉和前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安和脾胃,美进饮食。主中脘不快,呕吐无时。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心食前温米饮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六

猜你喜欢

  • 称病散

    药方名称称病散处方川牛膝(去芦,酒浸)、当归(去尾,酒浸)、官桂(不见火)、白术、黄耆(去芦)、独活、生姜、白僵蚕、甘草、寄生。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因产走动,血气升降,失其常度,流滞关节,筋脉引急,

  • 开胃醒脾丸

    药方名称开胃醒脾丸处方厚朴(去粗皮,切)1斤,生老姜(连皮切)8两。制法水1升,同煮干,拣去姜,将厚朴焙干。又用干姜1两、甘草5钱、水1升,再同厚朴煮干,拣去甘草,将干姜、厚朴焙燥,研为细末;另用大枣

  • 桔梗汁方

    药方名称桔梗汁方处方生桔梗不拘多少。功能主治中蛊吐血。用法用量上取汁,每服1小盏,日3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七

  • 下瘀血汤

    药方名称下瘀血汤处方大黄9克桃仁20枚蟅虫20枚(熬,去足)制法上药三味为末,炼蜜和为4丸。功能主治治产妇瘀阻腹痛,及瘀血阻滞,经水不利,腹中症块等。用法用量以酒200毫升,煎1丸,取160毫升,顿服

  • 佛手汤

    药方名称佛手汤处方大黄(酒蒸)3钱,青皮(醋炒)2钱,石膏(煅)2钱,黄连(酒炒)2钱,甘草2钱,白芍2钱,厚朴(姜汁炒)2钱。功能主治湿流胃经,腹中作痛,时疼时止。用法用量水煎,不拘时服。摘录《玉案

  • 加味枳术汤

    《仁斋直指》卷十七:加味枳术汤药方名称加味枳术汤处方枳壳(制)白术紫苏茎叶 辣桂陈皮槟榔北梗木香五灵脂(炒)各7.5克半夏(制)茯苓甘草(炙)各9克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理气健脾,化痰消饮。治气为痰饮

  • 大蓟汁饮

    药方名称大蓟汁饮处方大蓟汁 生地黄汁各100毫升功能主治主吐血,呕血。用法用量上药和匀,入姜汁少许,生蜜少许,搅匀冷服,不拘时候。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 玉锁丹

    药方名称玉锁丹处方鸡头肉末莲花蕊末龙骨(别研)乌梅肉(焙干取末)各30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煮山药糊为丸,如鸡头子大。功能主治治梦遗漏精。用法用量每服1粒,空腹时用温酒或盐汤送下。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九

  • 火府丸

    药方名称火府丸处方生干地黄黄芩木通各60克***30克甘草9克(微炙)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心、肝二经蕴蓄邪热,口燥咽干,大渴引饮,潮热烦躁,目赤睛痛,唇焦鼻衄,小便赤涩,癃闭

  • 通隘散

    药方名称通隘散处方白硼砂6克 孩儿茶3克蒲黄1.8克青黛3克 牙消1.8克 枯矾I.8克 片脑0.6克黄连1.5克(研末)滑石3克寒水石3克黄柏1.5克(研末)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喉痛生疮声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