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姜糖饮

姜糖饮

《儿科证治简要》:姜糖饮

药方名称姜糖饮

处方生姜3~5片 红糖3~6克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暖血益胃。治不乳症。先天虚寒或后天为寒邪所伤,致脾阳不振,运化失职,出生后二三日内不吮乳,面色灰暗或微青,四肢发凉,哭声无力,指纹青暗,舌质淡,苔白润。

用法用量水煎或开水冲服。

摘录《儿科证治简要》

《民间验方》:姜糖饮

药方名称姜糖饮

处方生姜片15克葱白适量 红糖20克

制法葱白切成3厘米长的段(共3段)与生姜一起,加水50克煮沸,加入红糖即可。

功能主治止呕吐,除风湿寒热,发汗解表,和中散寒。适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者。

用法用量趁热一次服下,盖被取微汗。

摘录《民间验方》

猜你喜欢

  • 附雄散

    药方名称附雄散处方歪附子1只(生捣),雄黄2两,白附子2两,樟冰2两,白芷5钱,杏仁5钱,草乌5钱,南星5钱,半夏5钱,牙皂5钱,蛇床子5钱,白及1两,白蔹1两,川椒1两,川乌7钱,车米7钱,山慈姑7

  • 致和汤

    药方名称致和汤处方北沙参12克枇杷叶(去毛)9克 鲜竹叶9克 生甘草1.8克 生扁豆12克 陈木瓜3克 金石斛12克麦冬9克陈仓米12克功能主治治霍乱后,津液不复,喉干舌燥,小水短赤。用法用量水煎服。

  • 解胃汤

    药方名称解胃汤处方青蒿5钱,茯苓2钱,甘草5分,麦冬5钱,玄参3钱,竹叶50片。功能主治息阳明之焰,解少阳之氛。主冬月伤寒,邪在阳明,欲出而未出,至8日而潮热未已。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而胃热清,再剂而

  • 柴葛解肌汤

    《伤寒六书》卷三:柴葛解肌汤药方名称柴葛解肌汤别名葛根解肌汤(《古今医鉴》卷三)、柴胡解肌汤(《万病回春》卷二)。处方柴胡干葛甘草黄芩芍药羌活白芷桔梗石膏功能主治解肌清热。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恶寒发

  • 扶阳济明汤

    药方名称扶阳济明汤处方桂心、姜炭、陈皮、槟榔、桔梗、玄参、黄芩、黄连、当归、腹皮、大黄、芒硝。功能主治发喘,痰火夹寒,面白身热,四肢逆冷,大渴不休,大便癃闭,邪热在里,宜攻之症。用法用量加柿蒂3个为引

  • 林檎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林檎散药方名称林檎散处方麻黄(去节)、肉桂(去粗皮)、苍术(去皮)、川大黄、干葛、石膏、山栀子(去皮),各一两半。木通、瞿麦、甘草(炙)、前胡、川芎,各一两。藿香(

  • 黑云膏

    《解围元薮》卷四:黑云膏药方名称黑云膏处方当归2两,川乌2两,川椒2两,飞盐2两,赤芍5钱,白芷5钱,羌活5钱,木香5钱,僵蚕5钱,杏仁5钱,黑豆1升半,脂麻2升,蓖麻子100粒,苍耳子8两,白附子1

  • 黑膏药

    药方名称黑膏药处方防风1两,荆芥1两,连翘1两,大黄1两,黄连1两,黄芩1两,黄柏1两,当归1两,赤芍药1两,玄参1两,紫金皮1两,木鳖子5钱,白芷5钱,杏仁5钱,桃仁5钱,生地5钱,地芫荽2两,黄花

  • 鸡血藤膏

    《中国药典》一部:鸡血藤膏药方名称鸡血藤膏处方滇鸡血藤膏粉87.5g,川牛膝23.8g,续断21.2g,红花2g,黑豆5g,熟糯米粉175g,饴糖120g。制法以上七味,除滇鸡血藤膏粉、熟糯米粉、饴糖

  • 活血润燥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活血润燥丸药方名称活血润燥丸处方当归、防风,各三钱。大黄(湿纸裹煨)、羌活,各一两。桃仁(二两.汤泡去皮尖.别研如泥),麻子仁(二两半.别研如泥),皂角仁(去皮.烧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