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川楝子丸

川楝子丸

《卫生总微》卷十七:川楝子丸

药方名称川楝子丸

处方川楝子(去核取肉)1钱,续随子(去皮净)1钱,轻粉2钱。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疝气偏坠,一大一小。

用法用量每服10丸,葱白汤送下。不过10服,愈。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七

《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川楝子丸

药方名称川楝子丸

处方川楝子1两(十字切,陈粟米内炒令焦),舶上茴香1两(微炒),芫花1两(醋炒),硇砂1分(研)。

制法上为末,酒煮羊肾子,研膏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膀胱积聚气胀。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盐汤送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百一》卷十五:川楝子丸

药方名称川楝子丸

别名四炒川楝丸、四炒楝实丸、四制川楝子丸

处方川楝子(净肉)1斤(分4处,4两用麸1合,斑蝥49个同炒至麸黄色,去麸、斑蝥不用;4两用麸1合,巴豆49粒,同炒至麸黄色,去麸、巴豆不用;4两用麸1合,巴戟1两,同炒至麸黄色,去麸、巴戟不用;4两用盐1两,茴香1两同炒黄色,去盐及茴香不用),木香1两,破故纸(炒香为度)1两。

制法上为东,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疝气多年,肿痛缩小,一切下部之疾。

用法用量四炒川楝丸(《医学入门》卷七)、四炒楝实丸(《回春》卷五)、四制川楝子丸(《景岳全书》卷六十)。

摘录《百一》卷十五

猜你喜欢

  • 胶红饮

    药方名称胶红饮处方陈阿胶1两(米粉拌炒成珠),全当归1两,西红花8钱,冬瓜子5钱。功能主治年迈妇人骤然血海大崩不止,亦名倒经。用法用量以天泉水煎服2次,然后去滓。身发热,即以六安茶叶3钱煎服。临床应用

  • 椒菊丸

    药方名称椒菊丸处方蜀椒(去目及合口,炒,取红)2两,甘菊花1两,肉苁蓉(酒浸1宿,切,焙)1两,菖蒲1两,巴戟天(去心)半两,远志(去心)半两,黄耆(锉)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制法上为细末,

  • 救脱汤

    《类证治裁》卷二:救脱汤药方名称救脱汤处方人参9克附子3克黄耆熟地麦冬各6克五味子3克功能主治益气补血,回阳固脱。治纵欲,走阳精脱。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类证治裁》卷二《医学集成》卷三:救脱汤药方名称

  • 苍术除湿汤

    《古今医彻》卷二:苍术除湿汤药方名称苍术除湿汤处方茅山苍术1钱(泔制),黄柏7分(酒炒),生地1钱,宣木瓜1钱,米仁2钱,牛膝1钱,当归1钱,独活7分,广皮8分,茯苓1钱,灯芯1握,生姜1片。功能主治

  • 法制冬青叶

    药方名称法制冬青叶处方冬青叶不拘多少(洗净)。制法同黄米煮两三沸,取叶。功能主治臁疮不愈。用法用量待冷贴上,用帛束定,1日2次换贴。久则收敛为愈。摘录《杏苑》卷七

  • 增损四物汤(易简方)

    药方名称增损四物汤(易简方)处方当归、川芎、人参、干姜(炮)、甘草(炙)、白芍药,各等分。炮制上俰咀。功能主治治妇人气血不足,四肢怠惰,乏力少气。兼治产后下血过多,荣卫虚损,阴阳不和,乍寒乍热,并皆服

  • 菠菜根粥

    药方名称菠菜根粥处方鲜菠菜根250克鸡内金10克 大米适量制法菠菜根洗净,切碎,与鸡内金加水适量煎煮半小时,再加入淘净的大米,煮烂成粥。功能主治利五脏,止渴润肠。适用于糖尿病。用法用量顿服,每日1次。

  • 白茯苓散

    《普济方》卷二一六引《十便良方》:白茯苓散药方名称白茯苓散别名茯苓散(《普济方》卷三十三)。处方白茯苓龙骨甘草(炙,锉细)干姜桂心续断附子各30克 熟干地黄桑螺蛸(微炒)各45克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小

  • 消暑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消暑丸药方名称消暑丸处方半夏(醋煮.一斤)甘草(生用.半斤)茯苓(去皮.半斤)炮制上为细末,用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伏暑引饮,脾胃不和。用法用量每服

  • 和太师牛黄丸

    药方名称和太师牛黄丸别名牛黄丸处方石燕1两,蛇黄1两,磁石(上3味并火烧醋淬9遍,细研)1两,雄黄(研,飞)1两,辰砂(研,飞)1两,石绿(研,飞)1两,牛黄半两,粉霜(研)半两,轻粉(细研)半两,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