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干葛防风汤

干葛防风汤

症因脉治》卷一:干葛防风汤

药方名称干葛防风汤

处方干葛防风石膏甘草

功能主治治外感齿痛,属阳明风热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症因脉治》卷二:干葛防风汤

药方名称干葛防风汤

处方干葛、防风荆芥石膏知母

功能主治外感牙衄,右脉浮数,身热无汗,有表邪者。

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症因脉治》卷二:干葛防风汤

药方名称干葛防风汤

处方干葛、防风荆芥柴胡紫苏、广皮。

功能主治感寒劳伤,恶寒发热,咳嗽气逆,胁肋刺痛,无汗身热,或朝凉暮热,脉右关浮紧,属气分感寒者。

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症因脉治》卷二:干葛防风汤

药方名称干葛防风汤

处方干葛、石膏知母甘草防风

功能主治外感眩晕,头痛额痛,骨节烦痛,身热多汗,上气喘逆,躁扰时眩。

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症因脉治》卷三:干葛防风汤

药方名称干葛防风汤

处方干葛、防风荆芥羌活川芎枳壳甘草

功能主治外感筋挛,恶寒身痛,手足拘挛,不能转侧,右脉浮紧,属寒淫伤于阳明者;及外感风入阳明,泄泻,大肠脉弦。

摘录症因脉治》卷三

伤寒大白》卷二:干葛防风汤

药方名称干葛防风汤

处方干葛、防风荆芥甘草

功能主治表邪火郁,阳明身痒,如虫行皮中。

摘录伤寒大白》卷二

猜你喜欢

  • 六合定中丸

    《中国药典》:六合定中丸药方名称六合定中丸处方广藿香16g紫苏叶16g香薷16g木香36g檀香36g厚朴(姜制)48g枳壳(炒)48g陈皮48g桔梗48g甘草48g茯苓48g木瓜48g 白扁豆(炒)1

  • 芦根饮

    《通俗内科学》:芦根饮药方名称芦根饮处方芦根1钱,麦冬1钱,地骨皮1钱,生姜1钱,栀皮5分,茯苓5分。功能主治肺痨。用法用量水2钟,煮8分,温服。摘录《通俗内科学》《圣济总录》卷二十五:芦根饮药方名称

  • 泻肺饮

    药方名称泻肺饮处方防风(去叉)黄芩(去黑心)芍药桔梗(锉,炒)大黄(锉,炒)各30克制法上药五味,粗捣筛。功能主治治肝虚雀目,恐变成内障者。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50毫升,入芒消0.

  • 大效四神丸

    药方名称大效四神丸别名四圣丸处方草乌、蜀椒、苍术、干姜各等分。制法上用盐半斤,先着锅内炒欲干,先将草乌炒赤色,次入苍术,次入干姜,再入椒炒,候椒香熟为度,都倾出,纸衬地上,出火毒;夏月俱筛去盐,冬月3

  • 五灰散

    药方名称五灰散处方血管鹅毛血余蜈蚣穿山甲生鹿角(各烧存性)各等分制法上药研细合匀。功能主治治阴虚,湿热下注,致患脏毒,肛门内肿痛,大便虚秘,小便淋沥,寒热往来,遇夜尤甚,脉数微细者。用法用量每服15克

  • 和肝补脾汤

    药方名称和肝补脾汤处方人参5分,陈皮5分,川芎5分,白术7分,茯苓7分,芍药7分,柴胡3分,甘草(炙)3分,山栀(炒)4分。功能主治小儿风热疮疹,脾土不及,肝木太过。用法用量上作2剂。水煎服。摘录《保

  • 金花一圣散

    药方名称金花一圣散处方川乌头(去皮脐)、川芎、白芷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头风。用法用量每服1字。先用葱青3-4寸,薄荷3-4叶,安于盏内,同药食后点服。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二

  • 龙宫救苦丹

    药方名称龙宫救苦丹处方升麻、白芍、香附、黑姜、荆芥、橘红、蝉蜕、人参、黄耆。功能主治妇人经行出痘。用法用量酒煎服。摘录《痘疹仁端录》卷十一

  • 归牛散

    药方名称归牛散处方肉桂5钱,牵牛5钱,当归2钱半,大黄桃仁2钱半,全蝎1钱。功能主治疏利。主疝气便闭,阴核肿硬沉坠,小腹阴囊牵引痛甚,夜啼。用法用量每服1钱,入蜜煎服。利后,以青皮、陈皮、茯苓、木香、

  • 买子木汤

    药方名称买子木汤处方买子木1两,当归1两(锉,微炒),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1两,红雪1两半,赤芍药1两半,东向桃枝3两(锉)。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伤折,瘀血聚于腹中,不便,结颗块冲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