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桂枝散

桂枝散

太平圣惠方》卷十七:桂枝散

药方名称桂枝散

处方桂枝15克葛根15克麻黄22克(去根、节)石膏30克赤芍药15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杏仁15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解表清热。治热病二日,头痛壮热,无汗烦躁。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入生姜4克,葱白16.5厘米,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热服。衣覆取汗,未汗再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十七

普济本事方》卷七:桂枝散

药方名称桂枝散

处方枳壳30克(小者,去瓤,麸炒黄)桂枝(去皮,不见火)15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因惊伤肝,胁骨疼痛不已。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生姜大枣汤调下。

摘录普济本事方》卷七

《本事》卷七:桂枝散

药方名称桂枝散

处方枳壳1两(小者,去瓤,麸炒黄),桂枝(去皮)半两(不见火)。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因惊伤肝,胁骨里疼痛不已。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东医宝鉴·外形篇》引作“桂枝汤”。

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枳壳气味苦寒入足太阴,桂枝气味辛温入足太阳,因惊伤肝致胁骨疼痛不已,必延及太阴、太阳,故以苦寒、辛温2味护持经络,再以姜、枣之辛甘和其营卫,则受伤之肝得安而疼痛自然缓矣。

摘录《本事》卷七

《圣惠》卷八十三:桂枝散

药方名称桂枝散

处方桂枝1分,独活1分,麻黄(去根节)1分,赤芍药1分,川大黄(锉,微炒)1分,防风(去芦头)1分,细辛1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中风,口噤,四肢拘急。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以薄荷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

《圣惠》卷十七:桂枝散

药方名称桂枝散

处方桂枝半两,葛根半两,麻黄3分(去根节),石膏1两,赤芍药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热病2日,头痛壮热。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葱白5寸,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衣覆取汗,未汗再服。

摘录《圣惠》卷十七

《医方类聚》卷五十三引《神巧万全方》:桂枝散

药方名称桂枝散

处方桂枝1两,赤芍药1两,甘草半两(炙)。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发汗。主四时伤寒并时气。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此方自霜降至春分宜用。

摘录《医方类聚》卷五十三引《神巧万全方》

幼幼新书》卷二十一引郑愈方:桂枝散

药方名称桂枝散

处方赤芍药2钱,桂心2钱,藿香2钱,白术2钱。

制法上为未。

功能主治调气。主小儿气逆取转后。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饭饮调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一引郑愈方

普济方》卷二○○引《广南四时传方》:桂枝散

药方名称桂枝散

处方官桂、甘草、青橘皮(去瓤)、干姜(炮)、牵牛子(生用)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疾疟痢。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盏,煎至7分,热服。逐日早夜5服,取安为度,莫忌频频服。早晨常1服,诸疾不生。

摘录普济方》卷二○○引《广南四时传方》

《圣惠》卷十五:桂枝散

药方名称桂枝散

处方桂枝3分,黄芩3分,麻黄3分(去根节),石膏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时气1日,头痛壮热,骨节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衣覆取汗。

摘录《圣惠》卷十五

猜你喜欢

  • 化耳蕈方

    药方名称化耳蕈方处方雄黄1钱,轻粉8分,硇砂3钱,冰片5厘。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耳蕈。用法用量用草笔点上,化为水,每日点5-7次不等。摘录《易简方便医书》卷二

  • 君达菜粥

    药方名称君达菜粥处方君达莱(鲜者)400克粳米50克制法夏季取君达莱(鲜者)与粳米煮粥。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肠毒痢疾、暑热等。用法用量任意服食。摘录《唐本草》

  • 家莲散

    药方名称家莲散处方莲肉(泡,去皮心,微火焙干)4两,厚朴(姜炒)1两,干姜(炒黑)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经年久泻冷泄,及休息痢。用法用量每服2-3匙,米饮调下,日3次。摘录《古今医鉴》卷五

  • 玄参丸

    药方名称玄参丸处方玄参天门冬(去心,焙)麦门冬(去心,焙)各30克制法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滋阴降火。治阴虚火旺,口舌生疮,延久不愈者。用法用量每以绵裹一丸,含化咽津。摘录《圣

  • 坤元是保丹

    药方名称坤元是保丹处方飞青黛5钱,伏龙肝2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孕妇伤寒将欲堕胎。用法用量用井底泥调匀,涂脐上当孕处2寸许,干则再涂。注意此丹只可施于伤寒,极热之症不可概施也。摘录《肯堂医论》卷下

  • 天麻钩藤汤

    药方名称天麻钩藤汤处方钩藤0.9克天麻蝉蜕(去土)防风(去芦并叉枝,切)人参(去芦)麻黄(去根、节)僵蚕(去丝、嘴,炒黄)蝎尾(去毒,炒)各15克甘草(炙)芎藭各0.3克麝香3克(研)制法上药同为细末

  • 小儿百寿丸

    药方名称小儿百寿丸处方钩藤45g僵蚕(麸炒)45g胆南星(酒炙)75g天竺黄75g桔梗30g木香75g砂仁45g陈皮75g苍术(制)75g茯苓30g山楂(炒)150g 六神曲(麸炒)45g麦芽(炒)4

  • 五痹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痹汤药方名称五痹汤处方附子、姜黄(洗去灰土)、羌活、白术、防己,各一两。甘草(微炙)半两。炮制上俰咀。功能主治治风寒湿邪,客留肌体,手足缓弱,麻痹不仁,或气血失顺

  • 芪苡汤

    药方名称芪苡汤处方黄芪60克,党参30克,郁金15克,当归15克,旱莲草30克,白术20克,白芍15克,重楼10克,丹参30克,薏苡仁10克,料姜石60克。功能主治补气养血,健脾疏肝,化瘀解毒。主正气

  • 二味消风散

    药方名称二味消风散处方苏州薄荷叶蝉蜕(去头、足、土)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主皮肤瘙痒,不能忍者。用法用量空腹时用温酒调下6克。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