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椒红丸

椒红丸

《圣惠》卷九十八:椒红丸

药方名称椒红丸

处方川椒红2两(微炒),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干姜1两(炮裂,锉)。

制法上为末,用猪肾3对,去脂膜薄切,摊于纸上,去血,然后铺一重肾,着一重药末,以尽为度,却以三五重湿纸裹,于塘火内烧,待香熟取出纸,烂研,若稍硬,更点少许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暖下元。主下焦虚寒,脐腹(疒丂)痛,小便滑数。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渐加至3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普济方》卷二二四引《医学切问》:椒红丸

药方名称椒红丸

处方川椒3两,巴戟(去心)1两,茴香1两,川楝子肉1两,山药1两。

制法上为末,酒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安五脏,壮筋骨,明目去昏,进饮食。主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时温酒送下。

老人,加附子1两(炮过)。

摘录普济方》卷二二四引《医学切问》

《永类钤方》卷十一:椒红丸

药方名称椒红丸

处方花椒(去目)、制苍术白术(煨)、白茯苓黑牵牛(炒)、川乌枸杞子(酒浸)、巴戟(炮,去心)、防风羌活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肾俱虚,眼昏渐成内障,而兼气者。

用法用量人参煎汤送下。

摘录《永类钤方》卷十一

《圣惠》卷九十八:椒红丸

药方名称椒红丸

处方川椒红10两(微炒),附子4两(炮裂,去皮脐),白蒺藜2两(微炒,去刺),硫黄2两(细研,水飞过),硇砂2两(细研),巴戟2两,盐花2两。

制法上为末,用豮猪肾5对,煮熟,去脂膜,烂研如糊,入诸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健脾胃,止痰逆,消酒食,暖下元,补诸虚惫。主风毒。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盐汤送下,或酒下亦得。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圣惠》卷九十八:椒红丸

药方名称椒红丸

处方川椒红2两(微炒),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石斛1两(去根,锉),桂心2两,肉苁蓉2两(酒浸1宿,刮去粗皮,炙干),菟丝子2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吴茱萸1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巴戟1两,木香1两,硫黄1两(细研,水飞过),磁石2两(烧,醋淬7遍,细研,水飞过),鹿茸2两(去毛,涂酥,炙微黄)。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壮腰脚,明耳目,暖下元。主虚冷。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盐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圣惠》卷七十:椒红丸

药方名称椒红丸

处方椒红1两(微炒),沉香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蓬莪术1两,诃黎勒皮1两,当归1两(锉碎,微炒),高良姜半两(锉),肉豆蔻半两(去壳),丁香半两,白术1两,麝香1分(研入)。

制法上为细末,以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虚损,暖下脏,逐痼冷,进饮食。主妇人血风,气攻脾胃,脏腑虚冷,全不思食,脐腹多痛,体瘦无力。妇人血气不调,风冷邪气,乘虚客搏,胁肋时胀,面色萎黄,肌体羸瘦,怠惰嗜卧。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

圣济总录》卷一八七:椒红丸

药方名称椒红丸

处方蜀椒(去目及闭口者,晒干,捣罗取红)1斤(再捣为末),生地黄7斤(肥嫩者)。

制法上先将地黄捣,绞自然汁,铜器中煎至1升许,住火,候稀稠得所,即和前椒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服百日觉身轻少睡,心力足;服及三年,心智爽悟,记忆不倦,目明倍常,面色红悦,须发光黑。主元脏伤惫,耳聋目暗。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暖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七

《圣惠》卷四十四:椒红丸

药方名称椒红丸

处方川椒(微炒去汗,取红)5两,磁石3两(烧,醋淬7遍,捣碎细研,水飞过),白蒺藜1两(微炒,去刺),巴戟2两,附子3两(炮裂,去皮脐),硫黄2两(微炒,细研),厚朴3两(去粗皮,涂生姜汗,炙令香熟),茴香子2两(微炒),盐花2两。

制法上为末。以羊肾3对,去尽筋膜,细研,用好酒2升相和,于银锅内熬成膏,和前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湿积冷腰痛,行立无力,小便滑数。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晚食前再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四

传信适用方》卷二:椒红丸

药方名称椒红丸

处方地黄2斤(洗净,焙干),川椒1斤(去合口并目,焙干),苍术3斤(米泔浸3日,焙干)。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眼生黑花。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温酒或盐汤送下,1日2次。服药旬日,黑花并除。

摘录传信适用方》卷二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椒红丸

药方名称椒红丸

处方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取红)3两,牛膝(去苗,酒浸3宿,洗,晒干)4两,生地黄5两(取汁为膏),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石斛1两(去根,锉),桂心2两,肉苁蓉2两(酒浸,去粗皮,炙),巴戟1两,菟丝子2两(酒浸,焙干,为末),木香1两,吴茱萸1两(汤浸,焙干,炒),鹿茸2两(去毛,涂酥,炙微黄),硫黄1两(细研,水飞过),磁石2两(烧,醋淬7遍,细研,水飞)。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壮筋骨,益血脉,悦颜色。主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盐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六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椒红丸

药方名称椒红丸

处方蜀椒(去子及合口者)8两(以火烧1坑子,泼酒在上,次倾椒在上,急用1新瓦盆紧合定,四缝以新土密闭,1复时取出,杵,取红不用白),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木香半两,肉豆蔻(去壳)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2两,生姜4两(切作片子,炙黄),巴戟天(去心)1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五味子(炒)1两,桂(去粗皮)1两,补骨脂(微炒黄)1两,茴香子(微炒)1两,蒺藜子(炒去角)1两,槟榔(锉)半两。

制法上为末,用羊肾4对,去筋膜细锉,入青盐2两,于砂盆内同研,和前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暖,逐风冷,聪明耳目。主本脏虚损。

用法用量若稠时,更入少面糊为丸。每服30丸,空心、食前以温酒送下,盐汤下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六

全生指迷方》卷四:椒红丸

药方名称椒红丸

处方椒(去目,炒出汗)半两,款冬花1两,紫菀(去苗及枯燥者)1两,干姜1两,矾石(火煅1伏时)半两,附子(炮,去皮脐)半两,细辛(去苗)半两,皂荚(去子,酥炙)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咳、寒嗽,咳则腰背相引疼痛,恶寒,唾冷沫,小便数,脉紧。

用法用量每月比30丸,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全生指迷方》卷四

圣济总录》卷一○二:椒红丸

药方名称椒红丸

处方椒红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巴戟天(去心)1两,补骨脂(炒)1两,木香1两,肉苁蓉(去粗皮,酒浸,切,焙)1两,青盐(别研)1分,茴香子(洗,焙)半两。

制法上为末,又用羊腰子1对,去筋膜,湿纸裹煨,半生半熟切,细研,与青盐并药末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明目调气进食。主元脏久虚。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日午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圣济总录》卷九十二:椒红丸

药方名称椒红丸

处方蜀椒(取红)、补骨脂(炒)、楝实(去皮核,炒)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元脏久冷,小便利数,精神恍惚,四肢无力,骨节酸痛。

用法用量每服10-2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卫生总微》卷十:椒红丸

药方名称椒红丸

处方椒2两(去目)。

制法上用醋2升,煮至醋尽,焙干为末,糊为丸,如绿豆大,瓷盆收之。

功能主治小儿水泻无度。五十以上患泻。

用法用量本方改为散剂,名“椒红散”(见《普济方》)。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

中藏经》:椒红丸

药方名称椒红丸

处方川椒(拣净)2两(去目,炒出汗),干山药1两,川附子1两(炮,去皮脐)。

制法上为细末,以好酒煮淡木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进食。主泄泻。嗽不止,喉中痰涎如水鸡声,晓夕不止者。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空心食前盐汤、温酒任下。泄泻,米饮送下;如喉中痰涎如水鸡声,晓夕不止者,1-2服见效。

摘录中藏经

圣济总录》卷一○二:椒红丸

药方名称椒红丸

处方椒红4两,巴戟天(去心)1两,楝实(炒)1两,茴香子(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

制法上为末,别用于山芋3两为末,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暖水脏,明目。驻颜,缩小便。主肝肾俱虚。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盐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猜你喜欢

  • 炉峰散

    《仁斋直指》卷二十二:炉峰散药方名称炉峰散处方炉甘石(绿者,十分细)30克 大南星半夏(生)各15克五倍子赤小豆片姜黄直僵蚕贝母白及各12克乳香7.5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痈疽肿毒。用法用量未破者

  • 川桔散

    药方名称川桔散处方川芎、防风、桔梗、鼠粘子、山栀仁、白芷、玄参、枳壳、黄芩、天花粉、乌药、甘草、陈皮。功能主治热毒在于心经,致患呛食喉风,咽喉燥而无痰。用法用量连须葱1根,灯心7寸,同煎至7分,食后服

  • 甘寒补气汤

    药方名称甘寒补气汤处方人参1钱,麦冬1钱,黄耆(蜜炙)1钱2分,白芍1钱(酒炒),甘草(炙)7分,生地黄2钱,牡丹皮8分,淡竹叶(鲜者,取汁少许,更炒干者)7分。功能主治中寒服药后,诸证尽除,但经络间

  • 肝肾双补丸

    药方名称肝肾双补丸处方当归、川芎、杭萸肉、巴戟、茯苓、石斛、防风、细辛、川姜、甘草、枸杞。功能主治肝肾两虚,真阴不足,冷泪无时长流,瞻视昏眇。各家论述血生于心,藏于肝,统于脾,当归、川芎养血益肝之圣药

  • 赤马通汁

    药方名称赤马通汁处方赤马通7块(以水1盏绞汁),阿胶3分(捣碎,炒令黄燥)。功能主治鼻衄久不止,身面俱黄。用法用量以马通汁调阿胶,令稀稠得所,少少滴入鼻中,须臾即止。摘录《圣惠》卷三十七

  • 双解贵金丸

    药方名称双解贵金丸处方生大黄500克白芷300克制法上二味,为末,水丸。功能主治治背疽诸毒初起,木闷坚硬,大便秘结,脉沉实者。用法用量每服10~15克,五更时用连须葱(大者)3根,黄酒250毫升,煮葱

  • 镇经汤

    药方名称镇经汤处方当归4.5克白芍药 生地黄黄柏各2.1克阿胶珠 条黄芩知母甘草川芎各1.5克 香附子(制)姜黄连各2.4克白芷1克功能主治治妇人肾水不足,相火妄动,经水先期而来,过多不止。用法用量上

  • 瓜贝去瘀汤

    药方名称瓜贝去瘀汤处方瓜蒌、贝母、当归、紫菀、栀子、丹皮、青皮、穿山甲、前胡、甘草。功能主治咳嗽吐红痰,夹瘀血。摘录《不居集》下集卷十一

  • 除五劳七伤万病散

    药方名称除五劳七伤万病散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川乌头(炮裂,去皮脐)半两,朱砂(细研)半两,芫青(糯米拌炒令黄色,去翅足)半两,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半两,雄黄(细研)半两,干姜(炮裂

  • 地黄糟裹方

    药方名称地黄糟裹方处方生地黄(洗,切,杵细)1斤,酒糟1斤。功能主治坠堕扑损,筋肉疼痛,瘀血凝滞,肿热不消。用法用量上药拌和令匀。随肿处用药,遂旋以大碗盛,甑上蒸热,用布绢之类裹肿处,每日1换。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