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理气化瘀消肿汤

理气化瘀消肿汤

药方名称理气化瘀消肿汤

处方瞿麦30克,防己9克,椒目5克,葶苈子15克,制军9克,莪术5克,枳壳5克,失笑散15克,桃仁5克,丹参15克,川朴6克。

功能主治理气化瘀,清热通腑。主肝郁气滞血瘀。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李文亮方

猜你喜欢

  • 灵乌二仁膏

    药方名称灵乌二仁膏处方灵芝500g,首乌500g,核桃仁250g,苡仁250g。功能主治滋养肝肾,补益精血,调和脾肺。主肝肾阴虚,精血亏损,症见头晕头痛,失眠多梦,心悸健忘,大便不畅,或兼咳喘。临床用

  • 托里透脓汤

    药方名称托里透脓汤处方人参白术穿山甲(炒,研)白芷各3克升麻甘草节各1.5克当归6克 生黄耆9克皂角刺4.5克青皮15克(炒)功能主治治痈疽已成未溃。用法用量用水600毫升,煎至200毫升。病在上部,

  • 姜面方

    药方名称姜面方处方生姜(细切碎,湿纸裹,煨)半两,白面(治如食法)3两。功能主治赤白痢及水痢。用法用量拌和毕,沸汤中下煮20沸,空心旋旋食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九

  • 大附丸

    药方名称大附丸别名葱附丸、葱涎丸处方大附子(炮,去皮脐)1枚。制法上为末,葱汁糊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元气虚壅上攻,偏正头痛不可忍者。用法用量葱附丸(《医方类聚》卷八十一引《济生》)、葱涎丸(《医方类

  • 蜜犀丸

    药方名称蜜犀丸处方槐角(炒)120克当归川乌玄参(炒)各60克麻黄茯苓(乳拌)防风薄荷甘草各30克猪牙皂角(去皮、弦、子,炒)15克冰片1.5克(另研)制法先以前十味为末,后入冰片和匀,炼蜜为丸,樱桃

  • 疯油膏

    《中医外科学讲义》(上海十一人民医院方):疯油膏药方名称疯油膏处方轻粉4.5克 东丹2克 飞辰砂3克麻油120毫升 黄蜡30克制法上药前三味各研细末,先将麻油煎微浓,入黄蜡再煎,以无黄沫为度,取起离火

  • 参燕麦冬汤

    药方名称参燕麦冬汤处方北沙参3钱,麦冬3钱,光燕条1钱,奎冰糖4钱。功能主治清补肺脏,滋养气液。主风燥犯肺,干咳失血者,经治将愈,以此善后。五色痢,阴虚欲脱,挽救得转者。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 黛柏散

    药方名称黛柏散处方青黛3克黄柏6克冰片3克功能主治消炎杀菌,除湿止痒。主急性渗出性皮炎,脓疱疮。用法用量上药共研细末,用花生油调敷。摘录《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

  • 归芍连壳饮

    药方名称归芍连壳饮处方川芎1钱5分,当归3钱,白芍1钱(酒炒),茯苓1钱,黄连6分(姜汁炒),枳壳5分(茯炒),甘草4分,木香3分。功能主治产后半月外,患赤痢后重。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胎产心法》卷下

  • 四逆汤

    《中国药典》:四逆汤药方名称四逆汤处方附子(制)300g干姜200g 炙甘草300g性状为棕黄色的液体;气香,味甜、辛。炮制以上三味,附子、甘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