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琥珀抱龙丸

琥珀抱龙丸

《中国药典》:琥珀抱龙丸

药方名称琥珀抱龙丸

处方山药(炒)256g朱砂80g甘草48g琥珀24g天竺黄24g檀香24g枳壳(炒)16g茯苓24g胆南星16g枳实(炒)16g红参24g

性状为棕红色的大蜜丸;味甘、微苦、辛。

炮制上十一味,琥珀研成极细粉,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檀香等九味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90~11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镇静安神,清热化痰。用于发热抽搐,烦躁不安,痰喘气急,惊痫不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婴儿每次1/3丸,化服。

注意慢惊及久病、气虚者忌服。

规格每丸重1.8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活幼心书》卷下:琥珀抱龙丸

药方名称琥珀抱龙丸

别名抱龙丸(《婴童百问》卷六)。

处方琥珀天竺黄檀香(细锉)人参(去芦)白茯苓(去皮)各45克 粉草90克(去节)枳壳枳实各30克 水飞朱砂150克山药(去黑皮)500克 南星30克(锉碎,用腊月黄牛胆酿,经一夏用)金箔100片

制法上药(除朱砂金箔)或晒或焙(除檀香不过火),为末和匀,同朱砂金箔(每30克,取新汲井水50毫升和)入乳钵内略杵匀,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祛风化痰,镇心清热。治小儿四时感冒,痰嗽气急,急慢惊风,烦躁不宁,及疮疹欲出发搐者。

用法用量服时用葱汤或薄荷汤化服;痰壅嗽甚,用淡姜汤送下;痘疮见形有惊者,用温净汤送下;心悸不安者,用灯心汤送下;暑天迷闷者,用麦门冬煎水送下。百日内婴孩,每丸分三次投;二岁以上者,每次1~2丸。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济南方):琥珀抱龙丸

药方名称琥珀抱龙丸

处方牛黄琥珀各7.5克雄黄1.5克 赤苓15克胆南星(酒蒸)30克全蝎4.5克朱砂4.5克天竺黄10.5克麝香0.6克僵蚕(麸炒)9克

制法上药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镇惊安神。治小儿急惊风,痰喘气粗,四肢抽搐,神昏不醒者。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用温开水送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之物。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济南方)

《准绳·幼科》卷二:琥珀抱龙丸

药方名称琥珀抱龙丸

处方琥珀1两5钱(研),牛黄1钱(研),人参1两半,檀香1两半,白茯苓1两半,朱砂(研)5钱,珍珠5钱(研),枳壳1两,枳实1两,牛胆1两,南星1两,天竺黄1两,山药10两,甘草3两(以上各为细末),金箔400片,蜂蜜2斤,黄蜡25斤。

制法上药一料500丸,每丸5分重。

功能主治驱风化痰,镇心解热,安魂定惊,和脾健胃,添益精神。主小儿诸惊;四时感冒,瘟疫邪热,烦躁不宁,痰嗽气急;疮疹欲出发搐。

用法用量初生数月者,每丸作4次服,或三分之一,或半丸;数岁者,每服1丸,葱白煎汤或薄荷汤送下,不拘时服;痰壅咳甚,生姜汤送下;痘疹见形有惊,白汤送下;心悸不安,灯心汤送下。

摘录《准绳·幼科》卷二

《中药成方配本》:琥珀抱龙丸

药方名称琥珀抱龙丸

处方琥珀5钱,全蝎3钱,僵蚕4钱,胆星2两1钱,天竺黄7钱,飞腰黄7钱,飞朱砂3钱,麝香5分,茯苓1两,川贝5钱。

制法上各取净末和匀,用胆星化糊为丸,分做160粒,每粒约干重4分,蜡壳封固。

功能主治化痰定惊。主小儿发热惊惕,痰壅痉厥。

用法用量每用1丸,开水化服,重症加倍。

摘录《中药成方配本》

《饲鹤亭集方》:琥珀抱龙丸

药方名称琥珀抱龙丸

处方琥珀7钱,麝香1钱,腰黄4钱,天虫5钱,川贝5钱,沉香5钱,茯苓1两,枳壳1两,竺黄1两,胆星1两,甘草1两,辰砂1两。

制法上炼蜜为丸,辰砂为衣。

功能主治小儿邪热,风痰壅盛,烦躁惊悸,关窍不利,惊风厥闭。

用法用量每服1丸,薄荷汤化下。

摘录《饲鹤亭集方》

《痘科类编释意》卷三:琥珀抱龙丸

药方名称琥珀抱龙丸

处方琥珀(灯心同研)5钱,雄黄5钱,天竺黄7钱,辰砂3钱,茯苓1两,胆南星1两3钱,山药7钱,麝香5分,僵蚕(炒,去丝嘴)4钱,全蝎(去毒,炙)3钱,薄荷3钱。

制法上为末,水泛为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小儿痘疮,自长出前后,发惊搐,体壮盛者。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用灯心汤或薄荷汤化开,不拘时服。

摘录《痘科类编释意》卷三

《同寿录》卷三:琥珀抱龙丸

药方名称琥珀抱龙丸

处方胆南星(陈者)4两,钩藤4两,真西牛黄1钱,真天竺黄1两,雄黄(飞过)5钱,朱砂(水飞)5钱,珍珠1钱,麝香1钱,真西琥珀

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5分,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小儿急慢惊风,痰搐。

摘录《同寿录》卷三

《鳞爪集》卷二:琥珀抱龙丸

药方名称琥珀抱龙丸

处方琥珀7钱,天竺黄1两,胆星1两,甘草1两,麝香1钱,月石1两,沉香1钱,淮山药1两,枳壳1两,腰黄5钱,辰砂1两,茯苓1两。

制法上为细末,将胆星化烊,加曲糊为丸,重5分,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祛风化痰,清热定神。主小儿急惊风之症,身热面赤,牙关紧闭,痰涎壅塞,小便短赤,神识不清。

用法用量每服1丸。

注意慢惊忌用。

摘录《鳞爪集》卷二

《准绳·幼科》卷二:琥珀抱龙丸

药方名称琥珀抱龙丸

处方琥珀(2钱半包在精猪肉内煨过,取出,研末)2钱,牛胆南星1两6钱(腊月用牛胆作成者妙),僵蚕2钱(炒),雄黄3钱,辰砂3钱,人参3钱,白茯苓3钱,天竺黄5钱,钩藤(全用钩子)1两5钱,真正牛黄5分,真麝香1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用粉甘草8两(锉碎),以水4大碗,熬膏2盏,入药末为丸,每1丸5分重,金箔为衣,外用黄蜡包之,一料200丸。

功能主治祛风化痰,镇心解热。主小儿急慢惊风,发热咳嗽作搐,痰喘惊悸,时行痘疹,发热呕吐,惊跳;伤风发热咳嗽,鼻塞惊哭;着惊发热,睡卧不宁;夏月发热呕吐;因母发热过乳,温热不宁;脾胃不和,头热黄瘦。

用法用量周岁小儿服1丸,未及者半丸,连进1-2丸。发热咳嗽作搐,痰喘惊悸,生姜薄荷汤送下;时行痘疹,发热呕吐惊跳,白汤送下;伤风发热咳嗽,鼻塞惊哭,葱汤送下;因着惊发热,睡卧不宁,灯心汤送下;夏月发热呕吐,麦门冬汤送下;因母发热过乳,温热不宁,甘草汤送下;脾胃不和,头热,黄瘦,懒食,砂仁汤送下。

注意忌食鱼腥、生冷。食乳者,乳母同忌。

摘录《准绳·幼科》卷二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琥珀抱龙丸

药方名称琥珀抱龙丸

处方甘草5钱,天竺黄1两2钱,防风1两2钱,天麻1两5钱,茯苓1两5钱,羌活1两5钱,川贝母1两5钱,白附子(炙)1两5钱,蝉退1两5钱,胆星1两5钱,桔梗1两5钱,全蝎9钱,僵蚕(炒)9钱,钩藤9钱,人参(去芦)9钱(以上共为细粉,过罗),牛黄5钱,珍珠豆腐炙)5钱,琥珀1两,明雄黄6钱,朱砂6钱,麝香9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5分,金衣三十六开,蜡皮封固。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镇惊安神。主内热痰盛,咳嗽喘促,惊吓失魂,惊风抽搐。

用法用量每服1丸,温开水送下,1日2次。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猜你喜欢

  • 调脾清毒饮

    药方名称调脾清毒饮处方天花粉、连翘、荆芥穗、甘草、黍粘子、桔梗、白茯苓、白术、苏薄荷、防风、广陈皮各等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两目睑浮肿如球,微有湿热,重则流泪,赤肿。用法用量白水2钟,煎至8分,去滓,

  • 赤芍汤

    药方名称赤芍汤处方赤芍、当归、木香、甘草、肉果、槟榔、黄芩、黄连、大黄。功能主治赤白痢。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女科万金方》卷五

  • 黄连木香丸

    药方名称黄连木香丸处方黄连半两(去须),木香半两,麝香(研)1钱,定粉1分,狗肝1具(切),虾蟆1枚(大者,切)。制法上为末,将狗肝、虾蟆用酒3升煮烂至1升,去滓,煎成膏,丸前末,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小

  • 夺命散

    《重订严氏济生方》:夺命散药方名称夺命散处方水蛭(用石灰慢火炒令焦黄色)15克大黄30克黑牵牛60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主金疮打仆。内积瘀血,心腹疼痛,大小便不通,气绝欲死者。用法用量每服9克,热

  • 苍术柴胡汤

    药方名称苍术柴胡汤处方柴胡1钱半,知母1钱,苍术(泔制,炒黄)1钱,黄芩(酒炒)1钱,葛根1钱,陈皮1钱,半夏1钱,川芎1钱,甘草(炙)7分,生姜3片,乌梅肉1个。功能主治瘴疟。用法用量水煎,清晨服。

  • 通经导滞汤

    药方名称通经导滞汤处方香附赤芍川芎当归熟地陈皮紫苏牡丹皮红花牛膝枳壳各3克甘草节独活各1.5克功能主治活血通络。治妇人产后,败血流注经络,结成肿块疼痛者。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入酒适

  • 加味温养汤

    药方名称加味温养汤处方人参1两,白术2两,麦冬1两,半夏3钱,肉桂1钱。功能主治思虑过度,耗损心血,致患癫疾,或哭或笑,或裸体而走,或闭口自言,喃喃不已。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四

  • 葵根敷方

    药方名称葵根敷方处方葵菜根。功能主治刀斧伤疮,或至筋断。用法用量捣敷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九

  • 接骨药

    《济阳纲目》卷八十六:接骨药药方名称接骨药处方木香、半两钱(火煅,醋淬,研)、自然铜、麝香少许。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折伤。用法用量每服2钱,先嚼丁香1粒、乳香1粒,用无灰酒1盏调下。病在上食后服,

  • 还元丹

    《圣惠》卷九十五:还元丹药方名称还元丹处方***5两,消石半两,白矾5两,硫黄2两。制法上药各为细末,先固济瓷瓶子一所,候泥干,掘地坑子深一尺,内入灰,坐瓶子在其间,先下硫黄平摊,次安消石、***、白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