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白术调中汤

白术调中汤

《宣明论》卷十二:白术调中汤

药方名称白术调中汤

处方白术半两,茯苓(去皮)半两,红皮(去白)半两,泽泻半两,干姜(炮)1分,官桂(去皮)1分,缩砂仁1分,藿香1分,甘草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中寒,痞闷急痛,寒湿相搏,吐泻腹痛。上下所出水液澄彻清冷,谷不化,小便清白不涩,身凉不渴,或虽有阳热证,其脉迟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白汤化蜜少许调下,日3次。炼蜜为丸,每两作10丸,名白术调中丸。小儿1服分3服。

注意或有口疮、目疾、孕妇等吐泻者,以畏干姜、官桂,不服。

摘录《宣明论》卷十二

《良朋汇集》卷四:白术调中汤

药方名称白术调中汤

处方白术8分,人参8分,黄连8分,厚朴8分,白芍1钱,山药1钱,陈皮1钱,泽泻1钱,山楂1钱,茯苓1钱,甘草3分,砂仁6分。

功能主治妇人胎前血泻,妊娠期大便稀溏,腹痛肠鸣,或兼烦渴,少食,胸脘痞闷。

用法用量水2钟,煎8分,温服。

摘录《良朋汇集》卷四

猜你喜欢

  • 决明车前散

    药方名称决明车前散处方石决明(刮洗)2两,茺蔚子2两,防风(去叉)2两,甘菊花1两,车前子1两,人参1两。制法上为散,再同和匀。功能主治内障白翳,病久毒气不散,中心变黄色。用法用量针拨后服,每服2钱匕

  • 陀僧膏

    《医宗金鉴》卷六十二:陀僧膏药方名称陀僧膏处方南陀僧(研末)600克赤芍60克 全当归60克乳香(去油,研)15克没药(去油,研)15克赤石脂(研)60克苦参120克百草霜(筛,研)60克 银黝30克

  • 截黄丸

    药方名称截黄丸处方青矾4两(煅成赤珠子),当归4两(酒酿浸7日,焙),百草霜3两。制法上为末,以浸药酒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截黄。主脾积黄肿。用法用量每服5-7丸,温汤送下。1月后黄去病愈。摘

  • 椒姜大麦汤

    药方名称椒姜大麦汤处方大麦芽1升(炒),川椒1两(炒),干姜3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谷劳不能食。怠惰嗜卧,肢体烦重,腹满善饥而不能食,食已则发,因谷气不行。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日3服。摘录《医学摘粹

  • 挝脾汤

    药方名称挝脾汤处方麻油四两,良姜十五两,茴香(炒)七两半,甘草十一两七钱半。炮制上炒盐一斤同药炒,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快,宿酲留滞,呕吐酸水,心腹胀痛,不思饮食,伤冷泄泻,并宜服之。常服快气,大解

  • 大调经汤

    药方名称大调经汤处方香附(6制泔浸,姜汁炒、醋炒,童便浸,焙燥,红花汁煮,细磨为末)、当归(姜汁拌炒)、川芎、白术、秦艽、川断、远志、红花、白芍(酒炒)、丹皮、丹参、熟地(酒煮)、延胡、乌药。功能主治

  • 大芜荑汤

    药方名称大芜荑汤别名栀子茯苓汤处方防风1分,黄连1分,炙甘草2分,麻黄(不去根节)2分,羌活2分,山栀子仁3分,柴胡3分,茯苓3分,当归4分,大芜荑5分,白术5分。制法上锉,如麻豆大,都作1服。功能主

  • 凉膈甘露丸

    药方名称凉膈甘露丸处方蓬砂(研)半两,丹砂(研)1分,龙脑(研)1字,甘草(炙)1两半(为末),百药煎(椎碎,焙干,研)1两。制法上为末,糯米粥清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咽喉痛,多痰。用法用量每服1

  • 柴胡石膏汤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五:柴胡石膏汤药方名称柴胡石膏汤处方柴胡、石膏、黄芩、荆芥、前胡、茯苓、升麻、桑皮、甘草。功能主治妇人湿热阴痛、阴痒。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五《袖珍》卷四引《圣惠》:柴胡

  • 息神丸

    药方名称息神丸处方硫化铅、生赭石、芒硝,各二两。朱砂、青黛、硼砂,各一两。黄丹五钱。炮制共为细末,复用生怀山药四两为细末,焙熟,调和诸药中,炼蜜为丸二钱重。功能主治治神经之病。用于头迷心乱,精神恍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