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白雪丸

白雪丸

圣济总录》卷二十四:白雪丸

药方名称白雪丸

处方乌头(去皮脐)、附子(去皮脐)、白附子天南星天麻麻黄(去根节)、甘草(并生用)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水浸宿炊饼为丸,如樱桃大,火煅寒水石粉为衣。

功能主治伤寒头痛,3日以内。

用法用量每服1丸,热酒或葱茶嚼下。良久以热粥投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苏沈良方》卷五:白雪丸

药方名称白雪丸

处方天南星(炮)1两,乌头(炮,去皮)、白附子(生)1两,半夏(洗)1两,滑石(研)1分,石膏1分,龙脑1分,麝香(研)1分。

制法上为末,稀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痰壅胸膈,嘈逆及头目昏眩困倦,头目胀痛。

用法用量御药院方》无乌头。

注意食后服为佳。

临床应用头目昏眩:予每遇头目昏困,精神懵冒,胸中痰逆,愦愦如中酒,则服此药,良久间如搴一重裘,豁然清爽,顿觉夷畅。

摘录苏沈良方》卷五

《圣惠》卷四十:白雪丸

药方名称白雪丸

处方硝石1两,硫黄1两,白矾1两。

制法上以固济了瓶子一所,先下消石,次下硫黄,后下白矾,其瓶盖上留一小窍子,先掘一地坑,内更着水瓶子一所,坐令安稳,便将药瓶坐于瓶上,用泥密固之,以慢火逼之,候窍中相次烟出尽,即却泥之后,用大火熬令通赤,候冷,开瓶取出药,于纸上摊,用甘草水洒地令湿,以盆合之,2日出火毒了,细研,用绿豆粉,以水调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头偏痛。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方类聚》引作“白雪丹”。

摘录《圣惠》卷四十

猜你喜欢

  • 加减葶苈丸

    药方名称加减葶苈丸处方大黄(煨)天冬(去心)杏仁(去皮、尖,另研)百合桑白皮(炒)木通甜葶苈(炒)制法蜜丸。功能主治清肺泻火。治小儿肺热,致成龟胸,其胸高起状如龟样者。用法用量滚白水进下。摘录《片玉心

  • 灵应散

    《活人心统》卷下:灵应散药方名称灵应散处方肉桂5钱,玄胡索5钱(炒),厚朴5钱,五灵脂5钱(去土炒)。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心腹作痛,及妇人血气疼痛欲危者。用法用量每服2钱,酒调下。摘录《活人心统》卷下

  • 雌黄涂方

    药方名称雌黄涂方处方雌黄(研)1两,戎盐(研)1两。功能主治小儿野火丹。发遍身,斑如梅李状。用法用量上以鸡子白调,涂丹上,日3-5次。以愈为度。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二

  • 麻黄定喘汤

    《张氏医通》卷十三:麻黄定喘汤药方名称麻黄定喘汤处方麻黄(去节)2.4克杏仁14粒(泡,去皮、尖,研)厚朴(姜制)2.4克款冬花(去梗)桑皮(蜜炙)苏子(微炒,研)各3克甘草(生炙)各1.2克黄芩半夏

  • 刘氏毒镖膏

    药方名称刘氏毒镖膏处方乳香6钱,没药6钱,轻粉6钱,血竭6钱,甘草6钱,芙蓉草6钱,汗三七6钱,五倍子6钱,彰丹6两,朱砂2钱,台寸(麝香)1钱,红花3钱,小燕3个,咸鸭蛋7个,香油1斤。制法先将香油

  • 黄连黄芩汤

    药方名称黄连黄芩汤处方黄连6克黄芩6克郁金4.5克 香豆豉6克功能主治清热化浊。治阳明温病,干呕,口苦而渴,尚未可下者。用法用量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服。备注温热,燥病也;其呕,由于邪热挟秽

  • 连芍补中汤

    药方名称连芍补中汤处方人参、白术、甘草、黄耆、陈皮、升麻、柴胡、白芍、黄连。功能主治久痢阳虚,脉洪大无力。用法用量去升麻,加阿胶、地榆尤妙。摘录《医学传灯》卷下

  • 珠宝散

    药方名称珠宝散处方珍珠0.9克 西黄0.3克铅粉1.5克密陀僧3克 熟石膏3克冰片0.3克大黄9克寒水石9克人中黄0.9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生肌定痛。治火烫灼伤,腐烂不堪者。用法用量共为极细末,用鸡子

  • 蜡粥

    药方名称蜡粥处方黄蜡半两,粳米3合(细研)。功能主治霍乱后气脱虚羸,或渴不止。用法用量上先以水煮粳米作粥,临熟,次下蜡,更煮,候蜡消,温温服之。摘录《圣惠》卷十

  • 和解养胃汤

    药方名称和解养胃汤处方玄参1两,甘菊花3钱,甘草1钱,麦冬3钱,天花粉3钱,苏子1钱。功能主治和胃解热。主伤风,邪入于阳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口苦、咽干之症除,2剂喘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