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肾气丸

肾气丸

药方名称肾气丸

别名八味肾气丸(《金匮要略》卷上)、崔氏八味丸(《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附方)、《金匮》肾气丸(《内科摘要》卷下)、桂附八味丸(《医方集解))、桂附地黄丸(《医宗金鉴》卷四十三)。

处方地黄128克 薯蓣64克山茱萸64克茯苓48克泽泻48克 丹皮48克桂枝附子(炮)各16克

制法上八味,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药理作用1.抗实验性病理代谢的研究 《日本汉方医学》1982(4):10,给增龄大白鼠投与八味地黄丸,探讨了谷光甘肽代谢,结果①晶状体中GSH和GSSG有意义地增加,推测八味地黄丸有预防老年性白内障的效果,②血中GSH增加,推测八味地黄丸参与红细胞膜的谷光甘肽代谢;③睾丸中GSH增加,提示八味地黄丸参与DNA合成和谷光甘肽代谢。2.抗糖尿病成分的研究 《中成药研究》1982(1):46,用八味丸粉末给链脲佐菌素所致大鼠糖尿病模型口服,结果表明八味丸能有效地抑制其饮水量、尿量、血糖及尿糖量。而组成该方的单味药仅山茱萸有效,并进一步找到抗糖尿病有效成分为熊果酸及齐墩果酸。

功能主治温补肾气。治肾气不足,腰酸脚软,肢体畏寒,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频数,舌质淡胖,尺脉沉细;及痰饮喘咳,水肿脚气,消渴,久泄。现用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肾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及支气管哮喘等属于肾气不足者。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用酒送下,加至20丸,一日三次。

注意如有咽干、口燥、舌红、少苔等肾阴不足,肾火上炎症状者不宜用。

备注方中地黄山茱萸补益肾阴而摄精气;山药茯苓健脾渗湿,泽泻泄肾中水邪;牡丹皮清肝胆相火;桂枝附子温补命门真火。诸药合用,共成温补肾气之效。

摘录金匮要略》卷下

猜你喜欢

  • 荜茇饮

    药方名称荜茇饮处方荜茇1两,沉香(锉)1两,草豆蔻(去皮)1两,青橘皮(去白,焙)1两,丁香1两,桃仁(炒,去皮尖)1两,大腹(锉)1两,生姜(切,炒)1两,诃黎勒皮2两,甘草(炙,锉)半两,枳壳(去

  • 凉荣泻火汤

    药方名称凉荣泻火汤处方川芎1钱,当归1钱,白芍1钱,生地1钱,黄芩1钱,黄连1钱,山栀1钱,木通1钱,柴胡1钱,茵陈1钱,胆草1钱,知母1钱,麦门冬1钱,甘草5分,大黄(酒炒)2钱。功能主治妇人怀抱忧

  • 车前子煎

    药方名称车前子煎处方车前子1升(以布裹,于水中熟挼,漉出,晒干,又以新布裹,熟揉之,令光滑,不用捣),生地黄汁1升,白蜜1升,好酥5合。制法上4味相和,微火煎,常令如鱼眼沸起,即泻于瓷器中。功能主治难

  • 二龙丹

    药方名称二龙丹处方龙衣2条(大者,烧灰)龙骨15克鹅管石海螵蛸(煅)炉甘石(制飞)各12克 乌芋粉30克冰片9克制法上药各为极细末,和匀。功能主治消毒退肿,长肉生肌。主下疳。用法用量用鸡子黄熬油调涂。

  • 瘰疬饼

    药方名称瘰疬饼处方生山药、蓖麻子。功能主治瘰疬。用法用量2味搅烂,摊贴之。摘录《青囊秘传》

  • 瘰疬内消仙方

    药方名称瘰疬内消仙方处方穿山甲(炒)3钱,乳香(去油)3钱,没药(去油)3钱,海藻5钱,白鸽粪(炒)5钱,蜗牛(炒)5钱,公土狗2个(连足翅,炒),杨柳虫3条(炒)。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瘰疬。用法用

  • 半桂汤

    药方名称半桂汤处方半夏2钱,桂枝2钱,甘草2钱,生姜5片。功能主治少阴客寒下利,脉微弱而咽痛。用法用量水1盏半,煎至7分,徐徐咽之。摘录《医学入门》卷四

  • 息神丸

    药方名称息神丸处方硫化铅、生赭石、芒硝,各二两。朱砂、青黛、硼砂,各一两。黄丹五钱。炮制共为细末,复用生怀山药四两为细末,焙熟,调和诸药中,炼蜜为丸二钱重。功能主治治神经之病。用于头迷心乱,精神恍惚。

  • 滑肌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滑肌散药方名称滑肌散处方剪草七两(不见火),轻粉一钱。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风邪客于肌中,浑身瘙痒,致生疮疥,及脾肺风毒攻冲,遍身疮疥皱裂,干湿发疮,日久不瘥,并

  • 桂心丸

    《上清紫庭追劳仙方》:桂心丸药方名称桂心丸处方熟地黄3两,干漆5钱(炒),桂心1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三尸九虫。用法用量每服10丸,米饮送下。摘录《上清紫庭追劳仙方》《圣济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