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阴汤

补阴汤

石室秘录》卷三:补阴汤

药方名称补阴汤

处方熟地3两,元参8两,生地4两,麦冬3两,白芍5两,丹皮3两,沙参3两,地骨皮5两,天门冬3两,陈皮5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或加桑叶6两为末,同捣为丸。

功能主治瘦人火有余,水不足者。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补阴丸”。

各家论述元参去浮游之火,而又能调停五脏之阳,各品之药,阴多于阳,则阴气胜于阳气,自然阴胜阳消,又何必石膏知母之纷纷哉:虽石膏知母原是去火神剂,不可偏废,然而用之于火腾热极之初,可以救阴水之熬干,不可用之于火微热退之后,减阳光之转运,此瘦人之治法。

摘录石室秘录》卷三

《回春》卷五:补阴汤

药方名称补阴汤

处方当归1钱,白芍(酒炒)1钱,生地黄1钱,熟地黄1钱,陈皮1钱,茴香(盐、酒炒)1钱,故纸(酒炒)1钱,牛膝(去芦,酒洗)1钱,杜仲(去粗皮,酒炒)1钱,茯苓(去皮)1钱,人参5分,黄柏(去粗皮,酒炒)7分,知母(酒炒)7分,甘草(炙)3分。

制法上锉1剂。加大枣2枚,水煎服,不拘时候。如常服合丸药,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虚腰痛。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米汤送下;酒亦可。

痛甚大者,加乳香砂仁沉香,去芍药、生地、陈皮

摘录《回春》卷五

猜你喜欢

  • 草乌头散

    《圣济总录》卷—一九:草乌头散药方名称草乌头散处方草乌头(米泔浸1宿,去皮,切作片,炒)1两,高良姜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荜茇半两,白僵蚕半两,五灵脂半两,乳香1钱。制法上为散。功能主

  • 艾煎圆

    药方名称艾煎圆处方人参、川芎、菖蒲(节.蜜炒),各一两;熟艾(糯米饮调作饼.焙干)四两,食茱萸(汤洗)、当归,各七钱半;白芍药、熟干地黄,各一两半。炮制上为末,煮酒糊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崩伤淋

  • 二子二石汤

    药方名称二子二石汤处方月石、海浮石、胖大海、诃子。功能主治除痰化瘀,消肿散结。主血瘀痰聚,声音嘶哑,痰浊凝聚为主,可见声带瘜肉。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 赤火金针

    药方名称赤火金针摘录《回春》卷五。为原书同卷“六圣散”之异名

  • 加减芎辛汤

    药方名称加减芎辛汤处方川芎、白芷、石膏、藁本、细辛、皂角、羌活、防风、荆芥、桔梗、薄荷、甘草、菊花、蔓荆子。制法上锉。功能主治头风攻目。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摘录《古今医鉴》卷九

  • 车前四物汤

    药方名称车前四物汤处方当归1两,车前子4两,生地5钱,川芎5钱,赤芍5钱。功能主治胞水漏干,儿不能下。用法用量水煎,临服时加酒酿1钟,同服。摘录《玉案》卷五

  • 首乌白芍汤

    药方名称首乌白芍汤处方制首乌9克 北沙参9克 银柴胡4.5克白茯苓9克 黑驴胶6克(蛤扮炒)生白芍6克炒扁豆6克 扁石斛9克 生苡仁18克 生谷芽15克功能主治治泄泻日久,肝脾阴伤者。用法用量水煎服。

  • 将军久战丸

    药方名称将军久战丸处方大黄不拘多少(拌9次,蒸9次,以黑为度,晒干)。制法上为末,水为丸。功能主治痰火所致之头目眩晕。用法用量每服50丸,临卧时白水送下。摘录《鲁府禁方》卷一

  • 加味龙虎散

    《医学入门》卷七:加味龙虎散药方名称加味龙虎散处方苍术30克草乌黑附子各6克全蝎15克天麻9克制法为末。功能主治治积聚症瘕,内伤生冷,外中风寒,腰脚膝胫曲折挛拳,筋骨疼痛,经年不能常履者。用法用量每次

  • 葛根葱白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葛根葱白汤药方名称葛根葱白汤处方葛根、芍药、知母,各二钱。川芎,三钱。功能主治治感风热,头疼不止。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七片,葱白五根,煎至一钟,不拘时服。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