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赤小豆煎

赤小豆煎

圣济总录》卷八十四:赤小豆煎

药方名称赤小豆煎

处方赤小豆2升半,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炒),桑根白皮(铁)1两,生姜(切)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以水3升,煎至1升半,去滓,更入吴茱萸末半分,蜀椒末半分,再煎1-2沸,令如膏,密器收。

功能主治脚气。

用法用量每服1匙头许,空心以酒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四

《奇正方》:赤小豆煎

药方名称赤小豆煎

处方芫花8分,大戟8分,桑白皮1钱,葶苈子1钱2分,商陆20钱,生姜5钱,赤小豆1合。

功能主治脚气疝胀,产后肿满,水肿胀满,不论虚实。

用法用量以水8合,先煮6物,取4合3勺,去滓,纳赤小豆更煮令熟,日一夜吃尽。

临床应用水肿胀满,一男子患肿满,命悬旦夕,诸医袖手,遂作此方与之,十有余日,病脱然复故尔;后活几十人,皆用此方。

摘录《奇正方》

猜你喜欢

  • 琥珀丸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九:琥珀丸药方名称琥珀丸处方琥珀30克(细研)没药30克当归30克(锉,微炒)赤芍药30克 京三棱30克鳖甲30克(涂醋,炙微黄)虻虫30克(去姻、足,微炒)水蛭30克(炒令黄)制

  • 小省风汤

    药方名称小省风汤处方防风南星(生)各120克半夏(米泔浸)黄芩甘草(生)各60克制法上药研末。功能主治治中风痰盛。用法用量每次12克,加生姜10片,水煎服。摘录《丹溪心法》卷一

  • 芒消丸

    《医心方》卷二十引《承祖方》:芒消丸药方名称芒消丸处方芒消3两,大黄3两,杏仁3两。制法上各别捣治,先末大黄,芒消下从后,捣杏仁子令如膏,乃合三物,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积热呕吐。用法用量每服

  • 瓜消拔毒丹

    药方名称瓜消拔毒丹处方西瓜硝1两,雄黄6钱,石膏(煅)6钱,地榆(炒)5钱,蓬砂5钱,藜芦(炒)5钱,乌梅肉(炒炭)5钱,僵蚕(炒)2钱,冰片1钱,牛黄1钱。制法上为末收贮。功能主治痈疡初破。用法用量

  • 黄耆茯苓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黄耆茯苓汤药方名称黄耆茯苓汤处方黄耆麦门冬各9克 芎藭茯苓桂心各6克生姜8克五味子6克大枣20枚制法上八味,哎咀。功能主治治痈疽溃后,脓太多,内有虚热者。用法用量以水1.5升

  • 鸡粪白散

    药方名称鸡粪白散处方鸡粪白1两(炒令黄)。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小儿5-6岁石淋,茎中有沙石子不可出者;遗尿。用法用量以水1大盏,露1宿。每用此水1合,调散半钱服之,1日3-4次。当下沙石。摘录《圣惠

  • 牙痛一粒丸

    药方名称牙痛一粒丸处方蟾酥240g朱砂50g雄黄60g甘草240g性状为黄褐色的水丸;气微,味辛、有麻舌感。炮制以上四味,朱砂、雄黄分别水飞成极细粉;蟾酥、甘草分别粉碎成细粉,将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

  • 青宝丹

    药方名称青宝丹别名青敷药(《青囊秘传》)。处方大黄500克姜黄240克黄柏240克白芷180克青黛120克,白及120克 花粉60克陈皮120克甘草60克功能主治箍毒托脓。治痈疖疔毒,焮红肿痛。用法用

  • 地黄竹茹汤

    药方名称地黄竹茹汤处方生地黄(切,焙)1斤,青竹茹5两,黄芩(去黑心)3两,当归(焙)3两,甘草(炙)3两,芍药3两,芎穷3两,桂(去粗皮)1两,釜月下焦黄土1块如鸡子大。制法如麻豆大。功能主治消热结

  • 都梁散

    药方名称都梁散处方都梁香2两,紫菀1两,人参1两,青竹茹1两,苁蓉1两,干地黄2两(熬令燥)。制法上药治下筛。功能主治汗出如水,及汗出衄血、吐血、小便出血。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水送下,不效,须臾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