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耆内托散

黄耆内托散

外科正宗》卷三:黄耆内托散

药方名称黄耆内托散

处方川芎当归黄耆各6克白术金银花天花粉皂角针各3克甘草泽泻各1.5克

功能主治治鱼口、便毒、横痃,已成不得内消者。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取32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三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黄耆内托散

药方名称黄耆内托散

处方黄耆5分,当归5分,川芎5分,厚朴5分,桔梗5分,防风5分,甘草5分,人参5分,白芍5分,肉桂3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老弱人患发颐,不可全用攻泻者。

用法用量温酒服。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

外科正宗》卷三:黄耆内托散

药方名称黄耆内托散

处方黄耆2钱,当归1钱,川芎1钱,金银花1钱,皂角针1钱,穿山甲1钱,甘草节1钱。

功能主治臀痈已成,服活血散瘀汤势定者,欲其溃脓。

用法用量水2钟,煎8分,入酒1杯,食前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三

猜你喜欢

  • 菊花补肝散

    药方名称菊花补肝散处方甘菊、熟地、白芍、白茯、细辛、防风、柴胡、甘草、柏子仁各等分。功能主治肝虚目暗内障。用法用量上药用半水半酒煎,食后服。摘录《秘传眼科七十二症全书》卷二

  • 明目治障汤

    药方名称明目治障汤处方枸杞子10克,菟丝子15克,五味子8克,谷精草10克。功能主治平补肝肾,益精明目。主肾精亏损。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北京中医学院学报》

  • 参香枳术丸

    药方名称参香枳术丸处方人参3钱,木香3钱,枳壳(麸炒)1两,白术1两半,陈皮4钱,干生姜2钱半。制法上为细末,用荷叶包米煨饭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开胃进食,止呕吐。主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用米

  • 定嗽化痰丸

    药方名称定嗽化痰丸处方猪牙皂角半两(去皮弦,酥炙赤色,称),白附子半两(炮),天南星半两(炮),天麻半两,朱砂(别研)半两,白矾(枯)3钱。制法上为细末,加朱砂研匀,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黄米大,别

  • 里东丸

    药方名称里东丸处方五灵脂(炒酱色为度)9两5钱5分,番木鳖(用麻油在铜杓内煎滚,放在内约二沉二浮即好)10两,穿山甲(炒黄焦)2两5钱,地龙(韭地者佳,将滚汤泡熟,在日内晒干,如不干,在火上焙干,不得

  • 赤虎丸

    《杨氏家藏方》卷四:赤虎丸药方名称赤虎丸处方天南星(大者)、赤小豆各等分(并生用)。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风湿攻注,脚踝肿痛,或筋脉牵急疼痛。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淡生姜汤送下

  • 地榆膏

    药方名称地榆膏处方地榆1斤。功能主治涩血。主赤白带下骨立者。用法用量用水3升,煎至1半,去滓再煎如稠饧,空心服3合,1日2次。各家论述《简明中医妇科学》:地榆凉血涩血,血自归经,安有赤白注溢之患哉。摘

  • 消肿汤

    《兰室秘藏》卷下:消肿汤药方名称消肿汤别名消毒汤(《普济方》卷二七二)。处方黍粘子(炒)黄连各1.5克当归梢甘草各3克瓜蒌根黄耆各4.5克 生黄芩柴胡各6克连翘9克红花少许功能主治治马刀疮。用法用量上

  • 二阴煎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二阴煎药方名称二阴煎处方生地6~9克麦冬6~9克 枣仁6克 生甘草3克玄参4.5克黄连3~6克茯苓4.5克木通4.5克功能主治清心泻火,养阴安神。主心经有热,水不制火,惊狂失志,

  • 旋覆代赭汤

    药方名称旋覆代赭汤处方旋覆花、代赭石、半夏(汤泡)、人参,各二钱。甘草(炙.一钱)。功能主治治伤寒发汗吐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十片,红枣七个,煎至一钟,不拘时服。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