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连泻心汤

黄连泻心汤

《云岐子脉诀》:黄连泻心汤

药方名称黄连泻心汤

别名泻心汤(《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

处方黄连地黄知母各15克黄芩60克甘草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养阴泻火,治伤寒,太阳、少阳相合,伏阳上冲,变为狂病,脉紧。

用法用量每服30克,用水230毫升煎服。

摘录《云岐子脉诀》

外科正宗》卷四:黄连泻心汤

药方名称黄连泻心汤

处方黄连山栀荆芥黄芩连翘木通薄荷牛子各3克甘草1.5克

功能主治清心泻火。治大人、小儿心火妄动,结成重舌、木舌、紫舌,胀肿坚硬,语言不利。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灯心20根,煎至320毫升,食后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伤寒大白》卷三:黄连泻心汤

药方名称黄连泻心汤

处方黄连麦门冬、赤茯苓甘草木通

功能主治热病内伤不得卧。

摘录伤寒大白》卷三

《外科真诠》卷上:黄连泻心汤

药方名称黄连泻心汤

处方人参1钱,黄连5分,熟地1两,白芍2钱,远志1钱,麦冬2钱,茯神2钱,银花5钱,公英2钱,甘草1钱。

功能主治大补其水,内疏心火。主井疽。生于心窝中庭穴,属任脉经,由心经火毒而成,初如豆粒肿痛,渐增心躁如焚,肌热如火,乃心热不能下交于肾,肾水不能济心火也。

摘录《外科真诠》卷上

证治汇补》卷五:黄连泻心汤

药方名称黄连泻心汤

处方黄连5分,厚朴5分,干姜5分,甘草3分,人参1钱,半夏1钱,生姜1钱。

功能主治痞满。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证治汇补》卷五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黄连泻心汤

药方名称黄连泻心汤

处方黄连甘草、生地、归尾、赤芍木通连翘防风荆芥

功能主治舌心疮。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

证治汇补》卷四:黄连泻心汤

药方名称黄连泻心汤

处方大黄黄芩黄连、生地、甘草木通

功能主治心热口苦。

摘录证治汇补》卷四

《云歧子脉诀》:黄连泻心汤

药方名称黄连泻心汤

别名泻心汤

处方黄连半两,生地黄半两,知母半两,黄芩1钱,甘草半两。

功能主治伤寒太阳、少阳相合,伏阳上冲,变为狂病。

用法用量泻心汤(《杂病源流犀烛》)。

摘录《云歧子脉诀》

《证治要诀类方》卷一:黄连泻心汤

药方名称黄连泻心汤

处方大黄1两,黄连1两,甘草5钱。

功能主治伤寒阳痞,时有热证者。

用法用量原书用本方治上症,宜先用桔梗枳壳汤,后用本方。

摘录《证治要诀类方》卷一

《医统》卷十四:黄连泻心汤

药方名称黄连泻心汤

处方黄连1钱半,生地黄1钱半,知母1钱半,甘草5分。

功能主治大头时疫。心脉实,舌干,或破或肿者。

用法用量水1盏半,煎8分,温服。

摘录《医统》卷十四

明医指掌》卷五:黄连泻心汤

药方名称黄连泻心汤

处方黄连1钱2分,厚朴1钱(制),干姜8分,甘草5分,人参8分,白芍药8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心下虚痞,按之痛。痞满,脉弦数者。

用法用量生姜3片,水2钟,煎8分,空心热服。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黄连清膈热以消痞,厚朴泻中满以除痞,干姜温胃散寒滞,人参挟元鼓胃气,甘草和中气,半夏燥痰湿,更以生姜温气散寒滞也。

摘录明医指掌》卷五

医方简义》卷二:黄连泻心汤

药方名称黄连泻心汤

处方黄连(姜汁炒)1钱,姜半夏1钱5分,酒炒黄芩1钱,干姜8分,人参1钱,炙甘草5分。

功能主治伤寒吐利并作,邪在上者。

用法用量大枣2枚,水煎服。

摘录医方简义》卷二

疡科心得集》卷上:黄连泻心汤

药方名称黄连泻心汤

处方黄连黄芩甘草

功能主治一切火热壅肿疮疡。

摘录疡科心得集》卷上

猜你喜欢

  • 加减葛花汤

    药方名称加减葛花汤处方葛花6克枳椇子9克 花粉6克石斛9克沙参12克麦冬4.5克茯苓6克 苡仁12克橘红3克 陈贝母6克杏仁9克橄榄2枚(打碎者亦可用)功能主治治嗜酒太过,伤肺而咳者。摘录《医醇剩义》

  • 橘皮煎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橘皮煎丸药方名称橘皮煎丸处方当归(去芦,先焙)萆薢厚朴(去粗皮,姜汁制)肉苁蓉(酒浸,微炙,切,焙干)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脐)巴戟(去心)阳起石(酒浸,焙干,研如粉

  • 橘叶散

    《外科正宗》卷三:橘叶散药方名称橘叶散处方柴胡陈皮川芎山栀青皮石膏黄芩连翘各3克甘草1.5克橘叶20个功能主治治孕妇胎热,乳结肿痛,寒热交作,甚者恶心呕吐。用法用量上药以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

  • 苍耳丹

    药方名称苍耳丹处方苍耳草(去根)不拘多少。制法水洗净,少干,不犯铁器,截断,捣,取自然汁,去荄滓,夏布漉过,桑柴慢火熬成膏,膏将成如稠粥时,约膏1斤,入蜂蜜4两,木瓜末2两,和匀,又入自然姜汁2两同和

  • 大黄连翘汤

    药方名称大黄连翘汤处方大黄、连翘、防风、瞿麦、荆芥、当归、赤芍、滑石、蝉蜕、黄芩、山栀、甘草(加紫草5分)。功能主治痘疮身热如火,疮势稠密,心烦狂躁,气喘妄言,大小便秘,渴而腹胀,内外蒸烁,毒复入里者

  • 骨刺丸

    《外伤科学》:骨刺丸药方名称骨刺丸处方制川乌30克 制草乌30克细辛30克白芷30克当归30克萆薢60克红花60克制法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活血止痛。治损伤后期及骨刺疼痛。用法用量每丸

  • 红玉锭子

    药方名称红玉锭子处方干胭脂3钱,白矾(枯)3钱,轻粉少许,***少许,黄丹少许,脑子少许,麝香少许。制法上为极细末,稠糊和锭子用之。功能主治去歹肉,生肌。主疮疡。用法用量本方方名,《中国医家大辞典》引作

  • 八宝玉枢丹

    药方名称八宝玉枢丹处方山茨菰(俗名金灯笼。花似灯笼,色白,上有黑点,结子三棱;二月开花,三月结子,四月初苗枯即挖,迟则苗烂难寿。极类有毒老鸦蒜,但蒜无毛,茨菰有毛包裹结瓣。去皮洗极净,焙)2两,川文蛤

  • 防葵散

    《云歧子保命集》卷下:防葵散药方名称防葵散处方防葵1两,木香5钱,柴胡半两,黄芩半两。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伤寒汗下后,脐左有动气者。用法用量每次5钱,水煎服。摘录《云歧子保命集》卷下《圣惠》卷四十八:

  • 薄荷煎

    《御药院方》卷一:薄荷煎药方名称薄荷煎处方薄荷1斤(取头末2两),川芎半两(取末2钱),脑子半钱(研),甘草半两(取末2分半),缩砂仁半两(取末2分)。制法上药都拌匀,于药末内称出半两为衣,用白沙生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