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马寺
元建,在今四川白玉县东南沙马乡。
元建,在今四川白玉县东南沙马乡。
即今江苏宜兴市北和桥镇。商业殷盛,俗有 “小小宜兴城,不及和桥镇” 之谚。清有县丞驻此。在江苏省宜兴市东北部、武宜运河两岸。面积64平方千米。人口5万。镇人民政府驻和桥,人口1.6万。古称鹅州,南朝宋
唐开元八年 (720) 分南安县东部置,为泉州治。治所即今福建泉州市。《元和志》 卷29泉州: “在晋江之北,因名。” 天宝元年 (742) 为清源郡治,乾元元年 (758) 复为泉州治。元为泉州路治
西汉元康元年 (前65) 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桐柏县西北二十二里固庙。《水经·淮水注》: “在桐柏大复山之阳,故曰复阳也。” 西晋废。
唐置,属维州。在今四川理县东北通化乡西甘溪。后废。
古港名。即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之马六甲。唐杜佑《通典》卷118“多摩长”条讹为羊支跋。《新唐书·南蛮列传下》:“千支在西南海中,本南天竺属国,亦曰半支跋,若唐言五山也。”《岛夷志略》作“无支跋”。
即台湾铁路台中线。从新竹县南竹南沿海岸至彰化附近。长91.4公里。1919年动工修建, 1922年建成。
①北宋置,属萍乡县。即今江西萍乡市东芦溪镇。《方舆纪要》卷87萍乡县:卢溪镇“以临卢溪水而名。《志》云,卢溪通舟楫,有小市为县津要”。清时置芦溪市巡司于此。②在今江苏高淳县西北长乐村。清《江宁布政司属
在今黑龙江省同江市东北额图村。《明太祖实录》卷142:洪武十五年二月壬戌载,“胡里改至乐浪古隘口一百七十里,乐浪古隘口至乞列怜一百九十里”。
即雍梁。战国韩邑。在今河南禹州市东北二十四里古城镇。《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齐湣王十二年 (前289),“楚围雍氏”。即此。即“雍梁”。
在今陕西眉县西南三十里斜谷口。《三国志·蜀书 · 后主传》: 建兴十一年 (233) 冬,“亮使诸军运米,集于斜谷口,治斜谷邸阁”。后置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