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尔喀辉特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乾隆三十年(1765)置。一等台吉噶尔丹达尔札裔。设1佐领。隶札萨克图汗部札克必拉色钦毕都哩雅诺尔盟。四十六年(1781)世袭。牧地在济尔哈河东岸。东接该盟左翼中旗及右翼后旗,南至左翼中旗及右翼后旗,西邻右翼左旗,北抵察罕诺尔接中右翼末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乾隆三十年(1765)置。一等台吉噶尔丹达尔札裔。设1佐领。隶札萨克图汗部札克必拉色钦毕都哩雅诺尔盟。四十六年(1781)世袭。牧地在济尔哈河东岸。东接该盟左翼中旗及右翼后旗,南至左翼中旗及右翼后旗,西邻右翼左旗,北抵察罕诺尔接中右翼末旗。
古代战船名称之一。有二层或三层故名。春秋时吴、越国有大量制造。《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越有)楼船之卒三千,造鼎足之羡”。至汉代时相当发达,据明人茅元仪《武备志·战船》记述汉代楼船称:“船上建三
见“卡些”(544页)。
明代蒙古左翼察哈尔部领主。亦称大委正、庄秃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远孙,※打来孙之子。早年随父徙幕东方,进入大兴安岭以东地区,残破泰宁、福余诸卫。部众3万余。万历七年(1579),随兄图们汗发难于辽左
?—1279?元朝将领。蒙古斡剌纳儿氏。※阿述鲁孙。世祖中统二年(1261),叔不花卒,代领左翼千户长职。三年,从宗王哈必赤讨李璮之乱,破济南,诛璮。继领军攻海州、庐州。至元三年(1266),任邳州监
彝语音译。民主改革前四川凉山昭觉滥坝等地区彝族奴隶社会中所用的土地面积单位之一。每1楼畲撒播种子3斗7升至5斗。租种一楼畬土地,交纳地租3斗。
唐时岭南地方机构。唐贞观朝(627—649)分全国为10道,其中岭南道辖今两广及越南北部地。后分岭南道为广州、桂州、容州、邕州、安南(交州)5总管府,统称岭南五管,由广州府都督统摄。其中桂州、容州、邕
古代九黎部落首领。传说有兄弟81人(81个氏族),能制造刀戟弓弩等兵器,能呼风唤雨,勇猛善战。曾与黄帝和炎帝两大部落争斗不已。后兵败涿鹿(今河北涿鹿县东南),被黄帝所杀。其冢在今山东东平县。有谓乃“南
清末新疆工矿企业名。光绪二十八年(1902),新疆喀什道尹袁鸿佑奏准创办。初为官商合办,有官股2万两,商股1万两。分设保立、保大、保源、保兴4厂。次年四月开业,将砂金提炼为金条,运往上海、北平等地销售
亦作郑文,即“郑仁旻”(1520页)。
吐蕃君主称号。亦作赞府、篯逋。《新唐书·吐蕃传》:“其俗谓强雄曰赞,丈夫曰普,故号君长曰赞普。”藏史称“赞普”为“btsan po”、“btsadpo”,汉译作“天子”。一说6世纪时,囊日松赞(吐蕃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