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暑风

暑风

病名。①指中暑而兼昏迷搐搦者。《六气感证要义·暑》:“夏月猝倒无知,由于心火暴甚,暑热乘之,名曰暑风。”《增订伤暑全书》卷上:“忽然手足搐挛,厉声呻吟,角弓反张,如中恶状,为暑风。”治宜以温热水化苏合香丸灌之,候其稍甦,即以黄连香薷散羌活煎服。痰盛者,用六和汤星香散等。《杂病源流犀烛·暑病源流》:“先病热,服表散药后,渐成风病,谵语,狂呼乱走,气力百倍,此亦暑风,与阴风不同,宜解散化痰,不可汗下,宜竹叶石膏汤去参、术加黄连、知母。”本证可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各种感染发热性疾病伴有中毒性脑病及重症中暑等疾患。②即中暑。《医碥》卷一:“中暑,或名暑风,以与中风相似也。”③指暑月身痒赤肿的一种病证。《证治要诀·伤暑》:“暑月身痒如针刺,间有赤肿处,亦名暑风。末子六和汤和消风散,酒调服。暑风而加以吐泻兼作者,六和汤、藿香正气散各半贴,加全蝎三个。”

猜你喜欢

  • 黄帝内经素问校义

    书名。1卷。清·胡澍撰。刊于1880年。书中将《素问》中难解的字、句、文义摘出三十条,通过考据训诂,加以释义,纠正了全元起、王冰注释的一些错误。可供校勘《素问》的参考。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 推拿学

    书名。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编。本书较系统地整理了祖国医学遗产中的按摩疗法。共分二篇,第一篇总论,介绍了推拿简史、经络学说、诊断、治疗原则、练功及手法等项;第二篇治疗,介绍了40余种病症的推拿疗法及

  • 视直如曲证

    证名。《证治准绳·杂病》:“视直物如曲弓弦,界尺之类视之皆如钩。”参见目妄见、视惑条。

  • 产后类疟

    病证名。见《傅青主女科》。指产后出现寒热往来,每日应期而发,似疟而非疟,故名。多因产后气血双虚,阴阳失调,或瘀血停留,荣卫不和所致。气血双虚,若有汗,每日午后而发者,治宜滋荣养气扶正汤(人参、炙黄芪、

  • 曾德显

    【介绍】:见曾世荣条。

  • 风伤卫疟

    疟疾之一。一名温疟、风疟。《症因脉治》卷四:“风伤卫疟,《内经》亦名温疟。风疟之症,《内经》云:风伤卫气,先热后寒。此言先后者,言多少也,言热多寒少之疟,是以不曰恶寒,而曰恶风、自汗、烦躁、伸欠也。不

  • 白芷石膏汤

    《症因脉治》卷四方。白芷、石膏、知母。水煎服。治阳明经温疟。若恶寒,加桂枝;无汗,加防风、柴胡;身痛,加羌活、独活。

  • 新刻马书

    兽医学著作。14卷。明·杨时乔撰。刊于1594年。本书较系统地整理综括了明代以前有关马和马病的兽医学文献。书中附有马的针灸穴位图及多种疾病图,还有一些论治歌诀。内容丰富,但多采集古说,编排次序较乱,并

  • 汗空

    空同孔。亦称毛孔、玄府。《素问·水热穴论》:“所谓玄府者,汗空也。”

  • 按跷

    按摩、推拿的古称。《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央者,其地平以湿,……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唐·王冰注:“按,谓抑按皮肉;跷,谓捷举手足。”参见按摩条。